迎接党的十九大:中国道路是什么 中国道路怎么走


第一,中国道路的本质灵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继承和发展。社会主义思潮诞生以来,人们对它的实践探索,经历了好几个时间段。其中的,就是内容逻辑,主要指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所谓,就是历史发展过 程,主要指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这几个阶段的形成发 展。正是从道统的角度,我们一直强调,中国道路的理论体系,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 进的发展。

邓小平告诫我们,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老祖宗,不能丢。今天我们讲马克思主义,是在这样的一个时间坐标上: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中叶,经历了20世纪的辉煌与低潮的考验现在已经跨入它的第三世界的头20年,明年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马克思是唯一提出中国道路改变世界的人。这与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与写作《资本论》分不开,但是,《资本论》并没有完成。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完整地提出政治经济学批判这本巨著写六个部分》:①资本;②土地所有制;③雇佣劳动;④国家;⑤对外贸易( 国际贸易);⑥世界市场。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讲到680个人物,只有一个中国人,徽州人王茂荫。他提出国家向商人(徽商)借款,由商人来管理货币发行。但他的建议被咸丰皇帝否决了。马克思讲王茂荫这个例子,是思考一个问题,货币究竟是衡量劳动的尺度,还是衡量政府债务尺度?

 

1、现代经济之的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都认为货币是衡量劳动的尺度。这是因为,他们的时代,是商品经济时代,商品经济下,货币是衡量劳动的工具(劳动生产是商品,换成货币,去买自己需要的财富。在这种商品经济下,人要么是真正的劳动者,要么是财富的拥有者,

2、可是,马克思分析经济史发现,16世纪以来,没有人是依靠自有的资金经营企业,没有人是依靠自有的资金买的东西再卖出去,甚至没有人是依靠手头上的积蓄去消费。货币已不是商品经济条件下衡量劳动的价值的尺度,而是体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债务尺度、信用工具。今天我们从美元上也可以看到。美元纸币上写着一句话,这张钞票是所有公共与私人债务的合法清偿手段。公共债务是指清偿普通纳税人,私人债务是指清偿金融集团。

       

马克思天才之处,在于紧紧抓住并率先深刻分析了产品——商品、货币——现代货币时代意义,发现了后来被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东西。马克思说,他的这种发现,靠化学试剂和手术刀、靠亚当·斯密那种经济学家讲故事的方式是完全不行的,认为这需要抽象力。

 

 

 

资本家阶级:把一切财富变成货币,从而把分散的社会财富高度集中起来,并用这些货币赢得更多的货币,这样,资本家就通过信用手段把G-W-G这一过程改变为G-W-G’的过程。最终,不是生产者、劳动者、经营者、发明者,而是那些能够把财富货币化,前且进一步把信用再化证券化的人,支配了生产、劳动和发明。这就是资本支配劳动。

 

(此处补研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与中国道路)

 

道路是旗帜,是形象,是方向。自从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里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重大命题以来,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八大,全国党代会报告标题,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主题词突出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中国道路的论述标志性的拓展。

 

在根本性问题上不犯颠覆性错误,这是习近平提出的最高意义上的党和国家意志

中国道路承载着中国梦前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道路到哪里去?拥抱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