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


北三环彩虹桥下的隧道,是我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

每当我在隧道口停车等红灯时,既会遇到残疾人或者假装残疾的人来要钱,也会看到几个发广告的。

刚过完春节那段时间,每天都有不同的残疾人挨个车乞讨,且每天换人。我观察了下,一共三拨人,有一个头包裹得很严实,只漏两只眼睛的;有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太太带着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小女孩一遍抹泪,一边乞讨;还有一个“残疾人”,头一直扭着,向左上方看,不知道是真残疾还是假残疾。

三拨人每天轮流,每天换班。

有一次儿子也在车上,看到他们来讨钱,就说,爸爸,咱给他们一百块钱吧。

我:为什么给?

儿子:看他们多可怜。

我:那你给吧。

儿子:我又没有钱。

我:那你为什么还想给?

儿子:我看那个小孩在哭。

我:哭是因为她不想这样做。

儿子:那她妈妈为什么不带她走?

我:她可能找不到妈妈了,或者她妈妈不要她了,或者她被人拐卖了,那个人根本不是她亲人。

儿子:我就是感觉她好可怜。

我:那是不是感觉你自己很幸福,能上学,还天天有好吃的,又饿不着,还可以挑食。

儿子:好吧。

我:还可以天天惹爸爸妈妈生气,一让写作业,不让玩游戏,就说讨厌我们,烦我们。

儿子撅起嘴给我做了个鬼脸,然后嘟嘟囔囔说,我才不稀罕。

我:想要得到,就必须付出,你现在还小,爸爸妈妈养着你,等你长大了,也需要自己去工作,去赚钱,爸爸天天去上班,不就是为了养你和妹妹。

儿子:我才不工作,没钱了你去银行取不就行了。

我:那你长大了干啥?

儿子:我就是玩。

这时候走过来一个发传单的,我瞟了一眼,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叔,发的又是很诱惑的某SPA会所代金券,他走到车头时,先微笑着向我招了招手。

然后快速走到车窗递给我,车窗关着,我冲他摆了摆手,意思是不要。

他又朝我笑了笑,轻轻地弯了下腰,然后又微笑着递给我。

于是我降下了玻璃车窗,接了过来,他说了声谢谢,立即向后面的车跑去。

我对儿子说:这个人为什么没有要钱?

儿子:嗨,他是发广告的,不是要钱的。

我:对呀,发广告也是劳动,他这样跑着发一天广告也才能赚一百块钱,而那个要钱的,只是伸伸手,什么也没有做,你就给他一百,你感觉公平吗?

儿子:不公平。

我:爸爸大学刚毕业时,上一天班才赚20块钱,一百块钱需要爸爸工作一周才赚得到。

儿子:你怎么那么笨呢,一天才赚20块钱。

我:所以爸爸就让你好好上学,你那么聪明,将来多赚点。另外,如果这个人带个小孩,就能要到更多的钱,那是不是就有人带更多的小孩来要钱,就会有更多的小孩不能上学或者被骗。

儿子:好吧,那还是不给了。

儿子性格比较叛逆,每次媳妇被儿子气的大发雷霆的时候,我就说我小时候也那样。

然后媳妇就噗嗤笑了,说有其父必有其子。

我说:知子莫若父。

4f10558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更多的是母亲对我的严格的管束,不准看电视剧,不准看课外书,不准跟坏孩子玩,不准……

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从那个特殊的年代走过来,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小学都没有上完,在她的认知里,只有我好好念书,才能有前途,有出息,哪怕她砸锅卖铁也要供养我上大学。

虽然我学业称不上多出色,但也算不负厚望,考上了大学,成为我们村第一个本科生。

然后,母亲的严格管束,既成就了我,也限制了我。

媳妇对儿子的管控也比较严格,经常因为儿子玩游戏而与儿子发生对抗。

我对媳妇说:儿子玩游戏的时间在同龄的孩子里面已经少很多了,你可以限制他,不能让他沉迷,但是你绝对不能禁止他。

媳妇:为啥?

我:因为他同龄的小朋友都在玩,他没玩过,在与小朋友一起交流的时候,他就插不上话,从而自卑,没有自信;有个词叫社交货币,小朋友都在玩的游戏、看的动画片就是他们这个年龄的社交货币,如果你剥夺了他的社交货币,他就会被小朋友孤立。

 

媳妇:但是玩游戏就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

我:什么叫正业?你天天拿着手机,漫无边际的看来看去,叫正业吗?不也是一样在沉迷,在浪费时间,你现在想想,告诉我,你昨天都看了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媳妇:想不起来了。

我:社会在变化,时代在前进,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对错。前几年易中天在讲三国的时候,很多人批判他把小孩教坏了,易中天就反问,那让孩子听什么?难道永远是童话故事?一直活在童话故事里,不能认识世界的孩子长大了会怎样?

我从小被严格管束,吃喝嫖赌抽五大恶习一个都没有,从小很少有看电视剧和课外书的机会,上高中时买了两本盗版小说《平凡的世界》和《巴黎圣母院》,星期天拿回家,母亲气的一直哭,说我辜负她的辛苦操劳。

看似我是个乖孩子,可是我失去了同龄人该有的社交货币,融不进同学圈,作文从来都只是及格分,以及内向的性格,都与之有直接的关系。

现在随着网络的发展,社交虚拟化,生活虚拟化,购物虚拟化,一切都在虚拟化,如果仅仅因为你不理解,你就非要把孩子挡在虚拟化世界的门外,他长大了能适应这个世界吗?

在游戏中通力协作、成为合作伙伴,甚至最后结婚组成家庭的比比皆是,难道是玩物丧志吗?

社会正在从大一统走向社群细分,每个社群有自己的社交货币,有自己的价值观,圈外的人是根本理解不了的。

所以你只能引导,合理管控,但是绝对不能禁止,否则你剥夺掉的是他的社交货币,是他的自信心,是他的交际能力。

媳妇:你说的很对,以后你管儿子。

本文首发:胡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