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鹏程:防控金融风险需要处理好两方面关系


中共中央政治局4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对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资本运营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学教授冯鹏程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早间第一资讯》节目中表示,这个会议对经济的判断是比较客观的,也是科学的。我们一季度的经济确实实现了2015年以来的最好的增速。这里面的原因有几个方面,一个就是改革释放了一些活力;但是还有一个因素,也就是周期性的因素,也导致经济实现一定的增长。

在冯鹏程看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实际上是两部分,一部分是传统产业继续的保持着一个增长,还有一个是新兴产业。而其实,我们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否持续,是取决于新兴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还有供给侧改革,是否能够持续发展,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由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培育新兴产业,不是一个短时期内就能够取得成效的工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需要创新驱动,创新驱动是一个长期系统性工程,如果比喻成给一个人看病的话,这用的是中医的功夫。这不像我们以前的改革,需求侧改革靠的是投资的拉动,它就可以比喻成用西医来治病,是在短期可以见成效的。因此,冯鹏程认为,我们的经济是否能保持一个可持续的发展,主要还是取决于我们的改革,尤其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否取得一个实质性的成效。

此次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要高度重视防控金融风险。对此,冯鹏程指出,金融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金融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说是双刃剑的作用。如果把金融工具用好了,能够让我们国家的经济保持一个成倍数的发展,但是,如果金融工具、金融政策没有用好,那将给经济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所以说,现在中央也特别重视我们的金融。而从前一阶段来看,我国金融领域确实出现了一定的泡沫、风险。比如说,出现了大量的不良资产,还有债券违约,影子银行,还包括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一些新兴的金融风险。这些确实给我们的经济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作用,包括引起经济的脱实向虚,包括给我们的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作用。

冯鹏程认为,我国的金融风险会不会发生,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个是要处理好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的关系。因为金融对经济发展有双刃剑的作用,既有好的也有负面的,那么,就不能因为金融对经济带来负面作用,就去关上金融这道大门。所以,金融创新的工作必须要推进。但是如何要搞好金融创新又不能够发生金融风险,这是监管部门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第二,短期内金融杠杆能否下降,还是看监管的水平问题。如果要金融杠杆降下来,那就要把金融创新管好,或者说消极的,有些措施把金融创新进行打压,这样的话金融杠杆就能下来,但是金融杠杆下来以后,可能带来另一问题,就是经济增速的下降,那么怎么去处理这个矛盾,是监管部门要考虑的另外一个因素。所以说,我国的金融风险能否发生,是跟金融监管的水平和金融监管的思路有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