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居上海的食客肯定清楚,有一家店,作为新式茶领域里的佼佼者,励志要做中国茶的“星巴克”。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店,自今年元旦起,宣布停止经营。这一则消息,当时在业界一时激起千层浪。
它的名字很容易记,叫做“茶香书香”。它别于中国传统茶馆、香港茶餐厅、台湾茶饮店,而是一个充分融合了现代时尚生活元素、让现代人倍感亲近的现代茶生活馆。曾撼动一时、风靡争做上海城的它,突然宣布停业,一些夸大事实的传言和有失偏颇的观点被传得沸沸扬扬。
那么,这个知名品牌停业背后,藏着的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弃茶之根基,理念的分歧
创始人老罗在茶香书香创办之初以“茶香”为卖点,但在随后饮品和小食推进中却走偏了轨道,在茶香书香2016年的菜单上,以茶为主的饮品仅仅占据了一列。
在某美食APP上的热门单品已经成为奶茶、蛋挞……,甚至有食客指出茶的味道很淡,奶的味道很浓!对于一家以“卖茶”为主旨的店,如此偏离主题餐点或许正预示着如今的窘困!
由于创始团队与资方经营理念的分歧,2013年罗军从茶香书香管理层出走,改由资方委派的总经理接盘。但经营情况并无好转,于是,2015年罗军又回到茶香书香操盘。
“回来操盘之后,很多资源和人才又跟不上,都断层了,所以就没办法做了。整个这个项目我把控了三年,但是后面几年其他人过来洗牌,全部洗乱了,最后什么都不是了。”
门面扩张过快,门店选址隐患
2011-2013年茶香书香急剧扩张至10家分店,在各个热门商区都能看到茶香书香的店铺。
如此快速拓展市场,是罗军的野心,还是背后的风投无形操控?但处于互联网时代,连锁门店不只靠数量取胜,更讲求消费者需求,由此开始茶香书香已站在悬崖之巅。
至于门店选址,2011-2013年茶香书香的选址位于星巴克附近,紧靠热门店铺的方式为门店确能带来人气;
2015年起,茶香书香的选址又有了新理念,将店铺定位于办公型社区,热门商业板块,问题也由此浮现。
作为办公型社区的凌空店和新淮海坊店虽然人流量高,但在非工作日人流却略显不足;而处于热门商业板块的滨江店、虹口龙之梦店,则未考虑到人群移动速度快的隐患。
成本核算不清
在门店成本核算中,装修是重中之重。茶香书香的门店装修极为精致,仅仅上海凌空SOHO旗舰店就占地500多平米,包含了饮品区、就餐区、读书区三大板块,被看做是茶香书香2.0版本!
星巴克的客单价,少于星巴克的客流量,堪比诚品书店的环境体验,看似给了消费者福利,却足以让一家“茶店”陷入危机,遭遇成本难以收回的困境。
或许茶香书香还能模仿3W咖啡,IC咖啡举办活动作为副业赚钱,但罗军作为一个文人似乎缺少了商业敏锐度,一步步带茶香书香走向衰败!
无数餐饮店每天都面临着倒闭的危险,这其中也会有无数店悄然倒闭。
而茶香书香的一夜消逝,带来的不仅是几百万的负债,无数人的震惊和惋惜,更需要餐饮人对连锁的反思。
中国不缺少好茶,缺少能做好“茶”的人,也许在茶香书香的败局之后,另一个以“茶”定胜局的人即将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