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学期(9):毕业论文答辩·本科生
我很怀念十几年前的毕业论文答辩。学生有认真的态度,老师有负责的精神。那时候的学生毕业论文,是有思想和内容的,至少作者是将其当成一回事儿认真来做的;那时候老师对待学生毕业论文答辩的态度是严肃的。我至今还记得几场当年的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那里有思想的交流,有认识的冲突,有知识的辨析,有观念的交融。那种气氛严肃而活跃,紧张又轻松。在那种环境中呆上几个小时,虽然很累,却又很充实,很愉快。
我们现在的毕业论文答辩已经越来越形式化,越来走过场了。只是因为需要论文成绩这个东西,才需要论文答辩这个过场。毕业论文和毕业论文答辩成为实实在在的鸡肋。我们以前通常会谆谆告诫学生说要写好毕业论文来检验大学几年所学,要认真准备毕业论文答辩以检验并进一步锻炼自己的能力;这种真心实意的表白,现在听着有点虚情假意,冠冕堂皇。因为现在大家都明白,毕业论文和毕业论文答辩,不过是走走过场,应付差事而已。
以前看学生毕业论文,虽然技术粗燥,但毕竟还是有点思想,有些内容的;有时候,还可能读到一些精彩的片段,读到一些有价值的见解。现在学生的毕业论文,是越来越没有看头了。注重形式,讲求技术,这是一个进步,同时也是退步。简单的思想,通俗的认识,却要刻意用复杂的模型,繁杂的数据来处理;用几句话可以通俗解释的内容,却要用长篇大论的模型及其推导来处理,实在是本末倒置。这样的论文这些年越来越多,似乎只有这样的论文才能体现作者的知识水平。技术应该是用来为内容服务的,强调技术而忽视内容,注重工具而轻视思想,这样的趋势严重而危险。有的学生本来是有着比较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却要放弃自己的优势,生搬硬套看起来很现代很牛掰的数学模型,结果做出来的东西不伦不类。
这样展现技术的论文,其实已经算是“有水平”了。毕竟,能写出这样的论文的学生,知识基础还算扎实,学习态度也还认真,为准备答辩也做过扎实的工作。恰恰让人感觉遗憾的也在于,我们最优秀的那些学生,我们最可能有创造性的那些大脑,本来是可以做出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工作成就的,但因为对形式化中毒太深,一门心思去做那些在我看来意义不大的事情去了,实在是浪费资源。没有内容没有思想的论文,只不过是行尸走肉而已。刻薄一点讲,这些优秀的学生,不过是在认认真真走形式而已。而就更多的情况而言,却是真正的走形式走过场,敷衍了事。大多数的毕业论文,实在枯燥而乏味,肤浅而混乱;既没有思想内容,也没有科学方法;既没有合理的结构,也没有流畅的语言。有些所谓“论文”,为了过“查重”关,故意将通顺的文字修改成不通顺,将合理的句式弄得不合理,这样的东西其实已是垃圾,读这样的东西实在受罪。
因为大多数论文不值得一读,大多数老师在参加毕业论文答辩之前是不读学生论文的。答辩会开始,学生介绍论文,老师才匆匆忙忙随随便便瞄一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学生陈述结束之后,老师随随便便提一个无关痛痒的问题。在我们现在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对老师的态度一般还是很尊重的,但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可能滥用了学生的尊重。比如,因为事先不读论文,在学生陈述的时候才开始读,这样学生陈述的时候老师基本上就不在听;不仅不听,有时候老师之间还交谈一些无关的话题;有时候,老师会生硬打断学生的陈述,甚至无端进行指责。
老师漫不经心的态度自然会影响到学生。当然,很多学生是从一开始就是准备应付的,但也有不少学生是愿意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研究和写作的。水平如何不论,至少态度还是端正的。面对老师的漫不经心,学生也会变得懈怠。对于答辩组提出的问题,大多根据百度来组织答案;百度无法提供帮助,就只能自说自话,胡扯一通。学生说什么其实不重要,对于老师来说,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提出问题就已经完成任务了。所以,在学生陈述答案的过程中,有的老师在闲聊,有的在填写之前应该填写完毕的文件,更有甚者,在打瞌睡!
对于毕业论文,学生的期望就是通过。很少很少有论文不被通过。在我记忆里,前好些年一篇论文不被通过,实在是学生态度糟糕至极。通篇都是抄袭,而且抄袭的是某地方官员在某个会议上的讲话。居然连里面的人名都没有修改。最近一篇暂时没有被通过,一是论文写得太差,基本上就不算文章;二是没有得到指导老师的认可。很少有论文被评为中等,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良好和优秀。优秀的比重不高,大致就是百分之十左右。那些优秀的学生会对优秀抱有希望,但优秀的评选也有平均主义及人情的因素。
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就是这样的鸡肋。大家都知道只是走走形式走走过场,都知道学生在应付,老师在应付,学校更是在应付。可是,因为这是个必要的程序,不应付不行,于是还装得正儿八经,这就真的让人觉得很累很无聊了。
是否真的需要这样一个形式?这是我们自问很久的问题。如果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学生的成长,那么通过这样一个毕业论文是无法考核学生的成长的。如果我们平时的教学是严肃认真的,平时的课程考核是严肃科学的,那么,毕业论文的考核作用就不存在。没有论文写作能力而要求写论文,论文写得一塌糊涂还要求参加答辩,这种强人所难就只能导致纯粹的走形式了。
不过,我们的教育就是在走形式走过场,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这样的形式来收场,似乎也说得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