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忙着为海底捞公关点赞时,有件事,我们却忘了。


  02.jpg

海底捞的两家门店被媒体曝出恶性食品卫生和安全事件,舆论反转之快,令人目不暇接。当然这可以归功于海底捞三小时危机公关的成功,在昨天的推文中小编便与大家一起探讨过。

 

上午,海底捞沦陷,到了下午,海底捞逆袭。网络上有人将海底捞的反应归纳为三个词:这锅我背、这错我改、员工我养,并且许多网民纷纷为其不推诿、不扯皮的态度点上了一个大大的赞。

 

甚至朋友圈中一大部分朋友很轻易的就“原谅了海底捞,原因很简单:因为觉得就餐饮企业来说,出现这样的问题几乎不算问题,区别只在于你是否发现或者是否被曝光。换句话说,很多人相信,海底捞犯了一个对于餐饮企业来说几乎都可能会犯的错误。

 

海底捞的回应态度的的确确值得所有餐饮企业学习与借鉴,但大家扪心自问一下:在这场成功的营销方案的狂欢后,我们所有餐饮人是否得静下心来想一想:归根结底,这个事件的源头是什么?,对于消费者和公众来说,他们面对的究竟是什么?

 

是一个最简单不过的食品安全与卫生问题,是一场食品卫生安全的动荡。

 

有人说,去吃海底捞和海底捞老鼠事件是两码事,海底捞后厨老鼠再多,也不影响粉丝对爱豆的喜爱,那是他内部管控的问题,丝毫不影响他极致的服务。这让我不得不反思一个问题:公关做得好、食品卫生安全差等于极致的服务?公关比食品卫生安全、生命安全更重要?

 

尽管海底捞迅速认错和道歉的做法,有助于平息公众的愤怒,海底捞迅速布置整改和善后也值得期待,但并不改变事件的本质

 

对于此类出现的卫生安全的错误,即使是出于维护自身权益的考虑,绝不宽容难道不该是我们应该保有的一般态度?又或者我们的消费者实在太过善良太过宽容大度,以至于只需要一个道歉和整改承诺就足以抵消一切伤害和困扰?

 

也许只有在这种不宽容和不放过的社会环境中,只有犯错可能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我们的企业才有可能真正纠正错误本身,才不会有谁轻易地选择以身试法,大概也只有这样,“餐饮业都会犯”才不会成为我们都可接受的基本认知——我们都知道这很可悲。那时候,我们才有可能真正看到一个“学不会”的海底捞。

 

在此次海底捞事件中,所有的餐饮朋友不仅要学习自救的措施,大家更应该引起广泛关注的是如何才能不需要自救!

 

从昨天到今天,两天的时间小编持续关注这件事情。在整个事件中,一个细节触动了我:那些为其点赞的人,没有一个是食品卫生安全伤害过的人。

 

因此从商业的角度看,我们应该问的是,海底捞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这些年,在学不会的赞誉声中,海底捞是否更多地强调了看得见的服务,而多少忽视了看不见的但也可能更为关键的服务?对餐饮企业来说,就是确保食品卫生与安全。这家外人给予过分高评的餐饮企业,是否也有他自己亟待补上的一课?

 

还是有句话说的好:比起成功的危机公关,消费者更需要看得见的安全。比起经得起美拍的厅堂,更渴望经得起检验的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