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羊群遇到熊
作者:刘植荣
原来,比利牛斯山区的熊早已绝迹。法国政府从生态平衡角度考虑,决定在这一地区复育熊,便从斯洛文尼亚引进棕熊。目前,比利牛斯山区大约已有30-35只棕熊。
然而,政府的野生动物复育计划也给当地农牧业带来危害,当地农民对政府重新引入熊而愤怒,尽管羊群由牧羊犬保护,但农民对这些熊的存在还是担惊受怕。过去三年里,熊攻击羊群事件时有发生,2016年,在吕兹-圣索沃尔就有125只羊被熊追到悬崖跳崖死亡。今年7月10日,比利牛斯山区80名农民集会,声称
阿列日省农业协会主席阿兰·塞尔瓦说:“由于政府重新引入熊,这类事件还会层出不穷。农民花了那么大的心血养的羊,几秒钟的时间就全完了。面对今天这样的灾难,我们不禁要问政府,为什么还要一直这样做?”该农业协会发言人大卫·埃谢钠也认为,不能再让这种状况继续下去了,当地农民一直担心遭到熊的袭击,他说:“畜牧经济需要山区生物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但重新引入大型食肉动物不能让这一地区的生物和谐相处、相互包容。”
看来,政府施政还是要以人为本,当一项政策给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时,这项政策很难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从而很难有效地继续贯彻下去。
另外,这个新闻事件也很好地揭示了“羊群效应”。
熊的食量是有限的,一次最多吃掉一只羊,当熊捕获一只羊后,自然只顾美餐,无心继续捕食其他羊,其他羊完全可以选择安全的道路逃散,用不着去跳崖。但羊的智力毕竟有限,羊群在集体恐慌中,只要有一只羊朝一个方向跑,整个羊群便跟随着朝那个方向跑,即便那只“领头羊”跳崖身亡,后面的羊仍认为跳下去就安全了,羊群瀑布般跳下去,一个个的生命消失了。
人类也常常制造“羊群效应”,从而引发各种灾难。
踩踏事件就是典型的“羊群效应”带来的悲剧。其实,很多时候场地是足够大的,如果多数人都能理智地冷静思考,根本不会拥挤。但发生哪怕一丁点的意外事件,只要几个人超一个方向奔跑,人群就会潮水般超这个方向涌去,都认为超这个方向奔跑就能摆脱危险。
投资理财时上当受骗也大多是“羊群效应”在作祟。骗子为制造“羊群效应”会拿出一部分资金作诱饵,让先进入骗局的人得到骗子规定好的回报,然后他们就会现身说法。而周围的人认为,身边有人投资并得到了实惠,不会出问题,便跟风投资,结果血本无归。
还有各种投机炒作导致的崩盘,也是“羊群效应”的结果。以股市为例,多情况下经济运行平稳,但只要有一些股民和机构抛售股票,其他股民和机构都跟着争相抛售,唯恐抛售晚了攥在手里的股票成为废纸。
用进废退。人的大脑之所以比其他动物发达得多,这是人类善于思考的结果。人要想避免“羊群效应”,就必须让大脑运转起来,要懂得一些常识,学会独立思考。如果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知啥时候自己的财产甚至是生命就会被“羊群效应”吞噬。(本文发《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