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不断提出新的方法和技术用于处理煤化工废水,但各有利弊。
① 普通活性污泥工艺难以承受如此高浓度的难降解物质,即使在短时间内取得较高的COD 去除率,但出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含量依然较高、脱氮效率很低。② A/O 工艺能够较好地去除氨氮,但出水COD 浓度仍难以满足排放标准。③ SBR 工艺能够较好地抗冲击性负荷,但是抵抗酚毒性的耐受性较差,污泥容易流失。④ 生物膜法能够较好地保持污泥量,但COD去除效率低,负荷低,难以处理大流量煤化工废水。⑤ 物理吸附工艺虽能有效地降低出水COD,但存在吸附剂再生和二次污染等问题。⑥ 高级氧化工艺能够快速氧化分解难降解有机物并提高废水可生化性,但实际应用中运行费用过高,无法形成产业规模。⑦ 膜分离技术能够较好地将各种污染物从废水中分离出来,使得出水水质较好,但也存在严重的膜污染和使用寿命等问题。生物+ 物化组合处理技术是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的必然发展趋势,当煤化工废水中难降解污染物或有机氮含量较高时,单纯生物处理工艺将难以稳定达标,采用物化处理工艺能够减少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含量和改善废水可生化性,减轻生物工艺的处理负荷,为废水达标排放或回用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