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自助餐厅金钱豹全面倒闭,餐饮界一片哗然。然而,就在前段时间顶着网红头衔的“一笼小确幸”因为疑似食品安全问题,上海地区所有门店一夜之间从各大平台上下线,门店也停止接待。
向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
2016全国餐饮突破3.5万亿元,但只有20%的餐厅是赚钱的,剩下80%餐厅的日子并不好过。
如今2017年已过去大半,情况如何呢?
今天就带大家盘点一下那些在2017上半年关门的餐厅,他们究竟是为何倒下?
2017上半年停业倒闭餐厅盘点
1、金钱豹
金钱豹在7月4日,其北京最后一家门店宣布关门,随后上海的餐厅也宣布关门结业,而倒闭背后,则是被拖欠三个月工资和充值金钱豹储值卡的顾客。
2、一笼小确幸(上海所有门店暂停营业)
2017年7月21日,一笼小确幸上海地区所有门店由于食品安全事件暂停营业,线上平台也全部下线。
3、茶香书香
茶香书香在今年新年便宣布全面闭店,但是闭店之初茶香书香依旧背负着拖欠员工薪资、租金、欠款达百万,负债累累的声名。
4、后会友期
后会友期在6月份的时候部分参与“众筹”的学生将筹款人告上了法庭,原本在六道口的店门已经关门,而另一家也陷入了财务纠纷,有人质疑负责人财务造假现已由警方介入调查。
5、成都利苑
位于兰桂坊的利苑在今年的1月27号宣布关店,因商场定位和餐厅调性不一致再加上没有很好融入当地市场,最终利苑退出成都。
6、成都鼎泰丰(来福士店)
在利苑宣布关店半个月后,2月14日鼎泰丰成都来福士店也宣布关店了,询问相关人士,给出的原因是——门店收益不好。
7、水货餐厅
在2月多,曾经红极一时的网红餐厅水货也全面退出郑州市场,随后深圳、北京、福州、宁波等地全面出现门店停业消息,官网也停止加盟。
8、小猪猪餐厅
位于福田COCOPark小猪猪烤肉也在继水货关店不久之后选择关门,据悉是因为表现业绩不佳而遭到商场的淘汰。
9、沙拉日记
创业一年后的沙拉日记宣布倒闭,与其他不同的是沙拉日记宣布关店的那个月日订单依旧高达一百多单,其关店原因与创始人决策有关。
10、合肥宜芝多
宜芝多已经撤走所有合肥的门店,至今在大众点评合肥站已经搜不到相关门店咨询,至于撤出原因是因为营业问题还是战略布局有待考证。
。。。。
它们为何倒下?
食品安全问题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近日共有“一笼小确幸”虹口龙之梦店等4家门店被消费者投诉在用餐后发生胃肠道不适。目前,有关区市场监管部门已责令“一笼小确幸”上海地区所有9家门店及中央厨房停止生产经营,查封相关食品及其原料等,并对本起事件的原因展开调查,对相关食品进行送检。同时,已要求网络订餐平台下线“一笼小确幸”所有本市门店。(每日经济新闻)
餐饮品牌有些红线是不能碰的——食品安全。不管多大的品牌一旦涉及到食品安全问题都是致命的。
菜可以做的不好吃,但吃坏肚子肯定不可以。
肯德基麦当劳的卫生标准在行业里几乎是教科书式的,但也抵挡不住大众观念“油炸食品不健康”。味千拉面骨汤门事件至今让整个品牌元气大伤。
事情发生了,第一时间利用公关解决问题才是王道。狡辩、沉默、推卸责任,都是在火上浇油。
品牌老化,无创新意识
其实很多餐饮品牌或多或少都面临着品牌老化的问题,只要品牌一天天在发展,就势必要应对品牌老化的问题。什么叫品牌老化,没有一个准确衡量的标准,比如说,当年轻人提到这间店的时候下意识反应的是我父母的餐厅,那就是了。
现在的餐饮业是得年轻消费者得天下,一个在消费者印象中妈妈的品牌,那境遇就真的很危险了。曾有个牛杂品牌的老板跟我聊过,说现在来吃他家牛杂的大多是一些老年人,很少见年轻人,品牌现在也不敢扩张,生意不好做。
这种情况在大品牌常见,船大难掉头,创新不成功就相当于自损品牌,不创新则得过且过,整个企业也就这样了,没落了。
管理问题严重
做餐饮,又要有宏观的眼光去看未来的趋势,又要执着于细枝末节在其中精心打磨,从品牌构架到产品再到门店日常,是很讲究管理的工作,现在做的每一步决定都是未来的成果,好与坏,是与非,管理是重中之重。
君不见多少餐饮品牌死在了管理上。
服务意识差
这是餐厅最不该出现,却是每家餐厅都出现的问题。很多老板都盲目陷入一个误区,只要产品颜值做够高,环境够逼格,营销广告做的好,就万事大吉了,什么服务培训全都可以放任自由。
这种想法大错特错,餐饮是最直接与人接触的产业,消费者能通过服务员直观地感受到餐厅的好与坏。最直观的来说,同样的火锅店为什么更多人选择海底捞——因为服务好。
产品跟不上消费需求
要知道市场是一直在不断变化的,消费群体也在变化,而且更残酷的现实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跨界者进入餐饮市场,他们大多有着比传统餐饮老板更新的想法和模式,以及迅速打造火爆的资源,一切的一切都在变,唯创新得发展,但是产品还是餐饮的本质和根源。
供应链拖垮产品线
要说供应链养活一个餐饮产业,那绝对不是说说而已。像海鲜、小龙虾还有这几年在火的潮汕牛肉火锅,所以供应链在餐饮行业的需求很大,很多餐饮老板选择整合供应链或者是自建平台,其实更多是想保证食材最小成本化和产品的最大标准化,然而在供应链上拖垮的餐厅,也是不少。
快速扩张跟不上脚步
有很多餐饮品牌的目标很明确——做加盟,迅速扩张,收割品牌红利。但是步子迈的太快了容易摔倒,这是常识,更是事实,在餐饮品牌中这样的例子不少。
基础的产品和服务,甚至是管理模式都没有摸索清楚,就大肆扩店或者开放加盟,结果呢?最终还是摔倒了。
小结
每个品牌倒闭的具体原因各有不同,从表面上看还是我们老生常谈的那几个块。
但从深层原因分析,除了个别“作死”和“意料之中”外,大部分还是死在“竞争激烈”上。
市场竞争的加剧,餐饮企业想要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要不断坚持创新,倒闭潮随时都在,怎么应对,就看各位餐饮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