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洋”不洋了?
改革開放,代工三來一補,從資金引進,技術引進,到品牌輸入,再到今天,中國企業崛起及海外投資。
從根本上,是社會制度在起作用。洋快餐是以品牌為導向,以產品,廣告,資本和服務為根本,賺取高額利潤。
動機還是為了贏利,也為了資本的增值。而今中國大市場是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本身有一股提高質量為導向的潛在意識,而非純粹的資本牟利動機。
所以,中國消費者更注重的是社會主義條件下,顧客的需要。也就是,政策影響下的趨向於為民服務。把資本主義牟利的無限動機和社會主義為民動機對立起來,結果“無限”在中國消費者這裏就過度了,中國消費者不僅追求品牌消費,還要兼顧“全民感受”,自成一家。
所以,中國消費者逐漸形成了西方洋快餐是品牌消費的隱忍感覺。特別是電商衝擊下和工業食品屢屢被詬病,甚至評為垃圾食品的情況下,中國消費者除了形成一種“洋快餐”是“休閑場所”和“高消費”的印象外,在“吃”的認知上,仍然蕩漾在中式餐飲的喜好上。
“洋”這些年來,不再洋氣,不是質量下降了,而是對中國消費觀念的看法出了問題。與此同時,歐美企業還擺譜在自己的理念裏,不願意俯身中國市場需要,仍然覺得品牌化是最終出路,再加上中國人力成本大幅提高,他們對中國大市場只能望梅止渴,望梅興嘆。
不巧,寫此文時,蘋果手機X出臺了,這個“X”應該是最後的鬥爭,要不還能推出“Y”,就結束了。蘋果手機喬布斯漠視中國市場,這是一種莫大的蔑視,他知道香港會流入內地,他知道台灣省也不可能銷售太多,他當然也知道中國大陸銷量一定會很大,但是,他至死都沒有來過大陸,沒有來過蘋果手機的制造基地。喬佈斯是個偉大人物,斯人逝去,逝者安息!
中國市場是世界市場的一部分,是個什麽樣的一部分?就今後而言,要不是中國是高端市場,要不是低端市場?別無他法。品牌,你懂的。
張海勤 2017-09-16%2216於廣州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許可,禁止侵權,不得影像,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