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学院”可以有也值得期待


网红学院”可以有也值得期待
 
直播技巧、如何录小视频上热门,这些生活中的娱乐项目,现在却走进了一所高校课堂。近日,重庆工程学院开设“网红学院”一事引发关注。9月20日,重庆工程学院回应记者称,“网红学院”既不是独立学院,也不是具体专业,而是学校与企业进行“校企共建”的一个培训项目,目前已有19名学生参与,由企业提供培训老师和实践机会,学校提供场地和设备,学生凭自愿参与,旨在解决一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9月21日北京青年报)
高校开设“网红学院”,很快引发网络围观,有教育专家更直指“不够严肃、不够理性”,认为“网红”作为一种新兴现象,尚不能称为一种职业,没有相关的科学内涵,还不能具一个学院或专业的基础。但正如校方回应指出,“网红学院”既不是该校的独立学院,也不是学校的一个具体专业,而是学校与企业进行“校企共建”的一个合作项目,相当于一个定向培训班,笔者倒觉得未尝不可以尝试,甚至还颇值得人们期待,要点在于如何去办、怎么去保证培养质量。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红”现象风生水起,“网红”经济异军突起,作为新生事物一开始自然也免不了出现鱼目混珠、泥沙俱下的局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更备受舆论诟病,一度甚至提到“网红”便容易让人产生负面联想,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之下,“网红学院”的动议受质疑、不被看好,也就完全在大家的意料之中。不过,也正因为如此,高校办“网红学院”、开“网红专业”、教授“网红课程”,不仅适应创新教学的探索值得肯定,而且让人们对“网红”传播新业态正本清源、兴利除弊、拨乱反正,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寄予厚望。
一段时期以来,不仅形形色色的“网红加工厂”客观存在,而且过于功利、无序的“网红”制造也难免导致鱼龙混杂,这是个不争的事实;相关部门在加强对网红、直播业规范、监管的同时,一些正能量“网红”主题直播活动的尝试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高校利用自身教学、研究阵地,就“网红”这一特殊现象做理论上的探讨和实践上的探索,培养优质“网红”人才,提升“网红”职业素养,引领“网红”正能量,既不失为与时俱进、因势而为的积极作为,也可以填补研究“网红”传播规律,输送“网红”专业人才、激活“网红”新兴经济这一空白。
倘若“网红学院”并非一味迎合“网红”企业功利诉求,而能够坚持正确的办学、育人方向,借助高校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在净化、优化“网红”队伍方面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引导“网红”群体走出“灰色”地带,同时助推一些有志向、有特长的优秀“网红”脱颖而出,给网络传播注入一股“清流”,何乐而不为?又何尝不是高校教育的创新成果?我们又何必急于先入为主地对“网红学院”泼冷水、投否决票,而不是以开明、包容的姿态如何办好、怎样办出预期成效方面多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