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终止比特币交易 好戏的开始还是结束


 

  风来了

  我们去年1月份以来就开始密集讨论比特币和ICO这个问题了,而且期间断断续续我也有一些评论,其中8月18在北京电台的直播间里,有意无意的提及央行断然出手停止比特币的国内发行与交易是 “分分钟钟” 都可能发生的“不确定”事件(金融学中风险的代名词),其推断的逻辑主要是比特币代表的“数字货币”其支撑的技术和制度体系是去中心化,而其本质是“去央行化”,其次是“模仿” 比特币的其它代币存在欺诈的可能,但是并未提及代币发行融资的风险,毕竟我们距离市场操作比较远。不久比特币终于摊上大事了,9月4日央行和其他六个部委,加起来是七部委,发了一个《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公告》,所谓ICO实际上指的就是 “代币发行“ 的英文缩写。”比特币中国“ 交易平台发布公告北京时间昨天9月27日中午12:00关闭数字资产和人民帀充值功能,并将于9月30日中午12:00停止所有交易业务。

  代币的渊源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代币?央行在文字里并没有给一个特别完整的定义。代币是什么?我们前一段时间讨论最多的不是代币,而是叫比特币。数字货币、虚拟货币,还有一部分人管它叫代币,所以代币的范围到底是什么,以太币算,摩根币也算,随便一说就四五种,实际上这个名单远不止如此。我从比特币中国上看到了一个名单,大概有几十种。9月4日的政策公告出来后停了一些,还有继续交易的,名单也很长。央行的代币到底是个什么含义,比特币和非比特币的那些所谓的代币,能不能都统一称为”数字货币“或者叫”虚拟货币“。当然我们可以不跟它把法币相连,法币是国家信用和国家法律支撑的,不管是电子状态还是纸币状态。我们至少可以给比特币一个定义,外延和内涵不一定很准确:”比特币是基于点对点技术,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技术底层就是这两个东西了, 所以互联网金融整治领导小组把它定义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里了。但是相关专家的评论,耐人寻味:”在英文白皮书里,Token的发行几乎是以太币开始都可以认为是代币,但是比特币当时不叫代币,在整个英文的白皮书里没有Token这个词。代币最狭义的理解,就是山寨币,是基于以太币的。币圈来讲的山寨币除了主流的两种,这之外的都叫山寨币,也叫代币。在文中部委也回避了数字货币这个说法,也为之后央行发行自己国家主权的数字货币留有空间,我说的是代币没有指定数字货币“。

  发行融资风险第二个问题也是很关键的,就是9月4日七部委公告,其实落点是在”发行融资风险“上,从头到尾没提区块链。换句话说,这事跟非法融资活动,洗钱、非法集资等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有关。显然我们可以肯定区块链的技术,还是有意义的,例如区块链不仅用在交易平台上,比如说身份证的管理、工商登记、防止资金挪用、犯罪方面可以用区块链技术,跟支付技术也有关联。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这对我们准确把握这次央行并相关部门发文的目的和未来的走向是直接相关的。

  技术与金融 VS 链圈与币圈

  再提一个问题,代币是区块链资产的一部分,它跟区块链是紧密相连的,但是区块链资产就是该全部铲除的“彻头彻尾的坏东西”吗,其实也未必。说代币就是代币,是非信用基础,没有国家信用基础的,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共识性货币,这个观点我还是同意的。它是一种共识,不是某种信用,你愿意用、我愿意用;一旦大家有共识,就能用其作为支付手段和记账工具。加之,区块链技术结构支撑的“去中心化”,其技术本身结合其它互联网技术,有利于解决“拜占庭将军问题”,有利于防止资金挪用、犯罪方面,这与中心化或中央节点的管控并不矛盾,甚至可以说“并行不悖”。更进一步说,业内知名专家也提及:“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发起确实是两个一起来的,为了支持比特币的发展出现了区块链的网络,所以两个是共生的。后来就开始走分岔的路,而区块链实用价值越来越大,经过最初的比特币,后来又支持分布式计算,现在区块链技术更加呈现出多样化的方式,现在叫分布式计量技术,而不是区块链“ 。我们所了解原来所谓的代币,特别是比特币,我个人认为它是某种支付上的创新。因为在区块链这个技术的支持之下,支付容易追踪,在管理上、监管上有它特别方便的地方,因为走账是透明的。所以作为国家监管部门来说是容易监管的,它的支付功能就相对比较令人满意,又可以给监管创造比较低的监管成本。

  出来混债要还现在中国是比特币最大的交易市场,国内有些人把ICO作为融资手段,跟我们做IPO似的,这是我个人从来没有想象过的,融了钱以后投到很多项目里,  现在有这么一个现实的问题,投资人回报率的要求,跟原来投IPO项目的回报率相比,高得太多,完全不在一个基准线上,这可能是N倍的高利贷,融资人要知道怎么能赚这么多的钱才行,除非融资人根本就不想给投资人任何回报。当然现实情况是:“ICO形势2010年—2012年就已经有预期了,他们早期开源社区的程序员用ICO的方式做众筹,来为程序员修改区块链的技术做支撑。2014年左右的ICO,早期的这批程序员没有参与,因为发现资金来源有了变化,并不来自于基础社区,而是大量来自社会资本,甚至来自市场上讲的资金盘,财新的文章中也有涉及。资金盘就是投资人抱有需求的资金,再狭义来讲就是传销的资金。从传销炒P2P的资金来到了ICO,这就是表面下面暗流涌动的资金。  这些资金本来的用意就不是来支持ICO项目的,所以它也不在乎ICO是什么项目,而是在乎击鼓传花传销给它的下线,他们脱手,传统ICO程序员就从这里出去了” 业内专家如是说。众所周知,最终关于众筹这件事,“邯郸学步” 的代币交易平台也说了:监管当局要求我们把众筹的钱清退,已经筹到的钱发还回去。

  当下与未来

  可见,我们可以笼统或近似的将业内人群划分为四类:一是我们这样的“吃瓜群众”看热闹,也不排除少数跟进的,二是别有用心的“投机客”纯粹是挣钱或捣乱来的,三是"链圈“ 专业IT技术人员或程序员,四是”币圈“ 的两拨人,一拨是坚信“比特币造就自由主义经济制度”,另一拨认为没有“主义”之分,只有新老经济之分,新经济必胜。所以,第四群和第二群有交集。无论如何,我的一位朋友高瞻远瞩,他认为,新经济就是“社群经济”,新技术推动并造就社会基础结构的融合一体化趋势,同时也会加剧社会分解为维度不同和层次不同的“利益社群”甚至”兴趣社群“;而我只关心当下,提醒管理层,千万不要 “澡盆洗孩子,倒掉脏水,也泼走了孩子”。集结号吹响了,好戏接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