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学视角分析雄安新区战略实践研究
胡占华
摘要:雄安新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是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和世界经济治理体系重构这一历史背景下出台的,是千年大计、百年大事。从管理学视角分析雄安新区战略实践研究,通过环境分析、实施策略选择等方面的研究,不仅可以为雄安新区提供可资借鉴的选择策略,也为中国其它地区经济发展和世界其它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关键词:雄安新区 治理体系重构 战略实践研究
Abstrac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Xiong'an New Area is introduced i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China's comprehensive deepening of reform into the critical period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world economic governance system. It is a thousand-year plan and a century ev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rategic practice of Xiong'an New Area,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analysis and strategy selection, it can provide the choice of strategy not only for the reference of Xiong'an New Area, but also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ther regions of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Key words: Xiong’an New Area Governance System Reconstruction
Strategic Practice Research
一、 雄安新区战略提出所处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一)、国际经济环境
全球经济总体转型、世界经济治理体系重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高举全球化大旗积极实施互利共赢的一带一路战略获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泛认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科技革命风起云涌促进产业模式、商业模式、生活消费模式、就业模式改变;文化思想交流与激荡从单纯的精神层面交流向精神与物质协同合作交流转变,文化经济和生态经济规模在世界经济规模的比重越来越大并在促进就业满足高层次需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国际共识越来越日趋一致。
(二)、中国经济环境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并有自己的显著特征,把握这些有助于清晰了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法治、生态文明、科技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系统性特征,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各领域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了解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也是研究世界和中国经济的重要脉络和切入点。回顾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历程是不断对内放开和对外开放的发展过程,是平衡改革、发展与稳定,公平与效率的改革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大体经历两个阶段即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和顶层设计、制度安排阶段。进入顶层设计、制度安排阶段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比较优势是人才红利、市场经济体量大红利进和秩序稳定红利,指导经济发展的实践理论是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有效政府,建立亲清的政商关系、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以产权保护制度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科技迅猛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而且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提供治理手段。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到了告别粗放式发展进入精细化推进阶段。当前中国环境有如下显著特点
1、中国高举全球化大旗一带一路战略风生水起,国际投资并购继续高歌猛进但国际投资并购与出口一样要迎接逆全球化趋势的挑战。
2、稳增长调结构主要靠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以及税收政策支持,利率政策空间作用有限。房地产交易下降将拖累经济增长,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效果。
3、人民币汇率趋于稳定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境外机构持有人民币资产兴趣提高。
4、房地产、产能过剩、地方债依然是经济发展面临的中长期主要风险,继续引起各方高度关注,目前风险总体可控。
5、以互联网+、共享经济、护联网、现代物流、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金融、智能制造等平台经济和基于平台经济的定制化经济得到重视和发展并在破解发展瓶颈和发展难题上发挥作用,并由此引起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渗透发展,并可能成为中国追赶超越发达经济体的利器。
6、以消费驱动为主轴、投资出口协同促进的经济发展战略将逐步取代消费、出口、投资并驾齐驱促进经济发展战略,消费升级与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新型城镇化一道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动力。
7、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养老保险等问题成为社会最关注焦点问题之一。
8、高校双一流建设和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以及职业技能应用型转型将深刻影响优化我国人力资源供给质量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目标落实。
9、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立和发展规模农业、精益农业从制度上和路径上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满足粮食安全总量需求和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提高农民收入提供新选择。
10、社会阶层有固化趋势和阶层代际传递趋势影响社会总体效率,需要寻找破解方案;过高房地产价格挤压其它领域消费和低阶层向上阶层流动,不利于小康社会建设,需要不同地方平衡房价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经济研究领域从重视研究为什么一部分人能够富裕起来到更重视研究存在贫困群体贫困的原因以及通过发展生态经济和文化经济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纵览雄安新区战略提出中国所处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们既要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要有目标自信。
二、雄安新区战略实践可供选择的几点策略思考
(一)、资源配置方面,中央、国务院明确市场配置资源发挥决定性作用,这可以激发市场活力
1、人力资源配置方面:中国目前有三四十万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和数以百万计大学毕业生和职业学院毕业生,人才红利是中国目前最大红利,北京、天津的高房价和高生活成本会促使相当一部分有梦想的年轻人到这里实现理想抱负;北京、天津有众多的高校、科研院所、中央企聚集大量优秀人才可以直接到这里就业和周末科技顾问、周末工程师、管理顾问、策划师等众多形式到这里就业、参股、转化科研成果,这个力量是巨大的潜力具有爆炸力。
2、抓住央企混合所有制改制机会把改制后的资源配置到雄安新区,起到基于市场配置资源的示范引领作用。
3、对内放开、对外开放的面向世界的改革开放格局吸引国内外资本、技术、企业家和高素质人才到这里施展才华。
4、比邻京津的航空港、码头和海岸经济、京津冀经济配套优势,充分考虑无人驾驶汽车基础设施设计和无人驾驶汽车等创新型经济产业布局。
5、稳健的土地和房地场政策让人才、企业留得住、住得起、有钱挣、敢消费、能发展。
(二)有效政府与管理创新方面
1、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
雄安新区是国家战略千年大计,那这个千年大计事实上就是着手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即经过大体三十年时间实现中等发达国家目标,中国重新回到经济总量持续稳定世界第一、人才总量稳定超越美国人口、社会秩序稳定和谐,科技创新能力与美国旗鼓相当这样一个和平鼎盛伟大复兴的国家。显然基于这样的千年大计和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上一定是站在回顾过去三十年前瞻未来三十年,即是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战略协同和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举措,也是更好发挥首都的资源优势和京津冀协同优势并对国内其他地区发展有示范带动作用。
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有效政府,这是当下广大企业界投资界关注的问题,有效政府方面新区组织迅速成立并卓有成效开展工作。如何发挥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根据中国以往经验谁跟随国家发展战略跟得快跟得紧就就可以把握市场先机。新区方案公布后不仅十三家央企就宣布投资落户雄安新区拉开新区建设与产业谋划落地的大幕,即说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决策有了落地之举,也说明基于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的央企投资符合市场原则和示范引领作用。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视角分析央企产业落户投资行为,哪个企业把握市场先机,那个企业就会把握市场主动权,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企业家的战略思维能力和市场嗅觉和洞察力;可以预期接下来将会有大批民营企业、港澳台企业、外资企业纷至沓来。对雄安新区而言,并非所有企业投资都符合新区发展目标,要按照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七点意见把雄安新区放在世界经济发展这个大格局中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率规划好、设计好、建设好、管理好。
2、管理创新
第一、打破雄安新区居民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固有管理模式一次到位居民化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雄安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那如何理解这个公共服务均等化?
A、打破雄安新区居民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固有管理模式一次到位居民化管理,只要在这里落户的居民和在这里形成劳动关系的居民都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待遇,来去自由。
B、做好非落户雄安居民来雄安新区时和离开雄安新区时社保、医疗等领域手续衔接,特别是在这个区域这个领域实现京津冀一体化衔接,让京津冀人才在这区域实现自由流动和上述手续的便利衔接,这样雄安新区就不犯愁吸引京津冀一流人才。
C、可以预期的是雄安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示范效应一定也是未来中国其它地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方向。
D、其它地方在吸引符合需要的紧缺人才方面可以借鉴雄安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方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第二、雄安新区106万原居民这个目前相当于中国中等发展水平地区如何提高生活水平以及快速持续适应一个现代化的新区发展也是雄安新区更好成功的一个关键,他们适应新区的成功经验显然对中国其它相似地区发展有示范意义。从这个意义讲要在尽可能快的时间从县城人向国际化经济特区人转变,不仅要保护本地原有文化还要修炼提升文化和文明素养适应国际化经济文化发展和合作交流、还要修炼如何守得住可以预期的象深圳、浦东那样经济发展财富逐步增值的财富和赚取财富的职业技能。
第三、做好非落户雄安居民来雄安新区时和离开雄安新区时社保、医疗等领域手续衔接,特别是在这个区域这个领域实现京津冀一体化衔接,让京津冀人才在这区域实现自由流动和上述手续的便利衔接,这样雄安新区就不犯愁吸引京津冀一流人才和国内外一流人才。
(三)、城市规划如何彰显雄安新区和谐宜居的环境生态美学与既和合包容又有魅力特色的文化
1、城市规划如何彰显雄安新区和谐宜居的环境生态美学
中国古典建筑环境设计不要简单理解为封建迷信,比如承德避暑山庄与周围寺庙,其中蕴含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在中国古典建筑当中体现的环境生态美学元素、人与自然和谐宜居的元素比比皆是,这些与今天人们所追求的和谐宜居目标是一致的,今天如果我们把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艺术与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艺术文化元素有机结合,带给在雄安新区工作的、居住的、旅游的、商务活动的人们是一种环境生态美学享受,如果实现这点,从环境生态美学视角看要超过北京中关村、亦庄等高科技产业集聚区。
2、城市规划如何彰显雄安新区既和合包容又有魅力特色的文化
由于雄安新区比邻世界文化中心之一的首都北京,从文化视角城市规划彰显雄安新区既和合包容又有魅力特色的文化对吸引国内外人才特别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国内外国高端人才到这里工作居住既经济又宜居,周末、闲暇时间还可以一小时抵达京津冀地区游览风景名胜和休闲身心。
(四)社区管理精细化
从县城人向国际化经济特区人转变还要努力从社区管理精细化方面做些文章。
第一、 社区基层组织与派出机构是致力于构建和谐社区的责任主体。
1、 从“五位一体”构建和谐社区主体责任看,社区基层组织和派出机构是责任主体,应承担主体责任,在致力于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和谐社会发展目标上起着协调业主权益和物业管理公司权益,落实监督物业公司服务质量和物业公司、业主履约能力的作用,当业主权益与物业公司权益需要社区组织和派出机构协调时要提起召开业主权益代表和物业公司权益代表沟通交流会,以促进社区规制和谐。
2、 社区组织和派出机构要致力于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本社区落地和促进文明社区和文明家庭建设,以促进家庭和谐。
第二、 业主权益与业主权益代表。
1、 业主权益包括业法定的各项权益和业主与物业公司按合同契约达成的权益,要把相关权益以宣传栏和网络方式公示,让社区业主居民找得到人、找得到网,促进诚信社区建设。
2、 业主权益代表:指导业主按规定程序选出业主权益代表,代表业主维护业主权益。
第三、 物业管理及权益与业主权益维护和服务。
1、 物业公司权益以与合同契约或者与业主达成的合同契约形成的权益为准,有提供合格服务获得及时回报的权利,鼓励激励物业公司提供满意服务和超值服务。
2、 物业公司行业主管部门要组织本辖区物业管理公司服务满意度评价并在相关媒体公示以促进物业公司管理能力提升和提高业主满意度。
第四、 住社区公益市场主体和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主体。
1、 住社区公益市场主体和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主体都是以服务社区业主、居民为目的的,不符合这些规定的原则上不经业主全体会议代表或者业主权益代表同意不能入住社区。
2、 住社区公益市场主体和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主体要秉承诚信、守法原则。
第五、 社区安全维护。
1、 社区安全包括社区公共安全、业主以及居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 住社区安全维护部门、相关安全维护部门、物业公司按相应权利承担相应义务。
3、 社区业主、居民按相应权利承担相应义务。
第六、 社区环境维护与美化。
1、 社区环境要与雄安新区城市总体规划相和谐,有颐养身心、品味文化、和睦邻里等环境设计理念。
2、 社区环境维护与美化,体现好的文化、生态环境是一种福利这样一种理念,让业主与居民体验福利,感觉财产和人身有升值感。从县城人向都市经济特区人转变,文化修炼是必要的,社区环境美化方面增加文化艺术雕塑、运动休闲等文化环境投入对县城人比较快的适应过渡到都市经济特区人可以起到文化环境熏陶作用。绿色、环保、低碳、垃圾分类及时转运处理也是社区精细化管理积极倡导的居民理念。
第七、 社区配套的公共服务。
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社区配套公共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雄安新区不同社区人口结构特征,既要布局前瞻、也要考虑尽可能不空置实用。
三、雄安新区战略实践将为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探索出一条有借鉴价值的新路
1、 雄安新区国家战略与实践中可供选择的策略对中国地方经济发展的借鉴价值
雄安新区国家战略是千年大计,部分老百姓对雄安新区这样定位还是存在一些疑虑,其实这个疑虑就是部分老百姓认为雄安新区如果成功仅仅对这个新区以及京津冀周边地区有实际经济利益。从经济发展战略的视角分析,雄安新区国家战略与实践中可供选择的策略对中国地方经济发展有借鉴价值。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关键时期,最近的经济发展数据也表明中国未来五年是转型成功的最佳机遇期,有了雄安新区这个创新的发展理念,在雄安新区规划完成一边建设一边产业落地一边战略逐步得到落实过程中,以中国目前的信息传播手段和学习创新意愿,加上因地制宜的借鉴雄安新区的最新管理经验和人力资源开发理念,实现转型发展是乐观的。以承德为例,承德为吸引国内外各行业专家到承德发挥智力支撑作用出台候鸟式服务政策,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雄安新区战略出台,北京周边人才吸引力增强,高端人才是承德发展短板,如何更好发挥承德的候鸟政策,为那些到承德提供高端智力服务的专家及其家属提供或者免费、或者打折候鸟式居住服务,景区景点持证免费服务,同时保护知识产权和财产安全。承德优势是比邻京津和生态、文化优势,具有候鸟式服务的先天优势。这样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承德还是可以吸引到专家人才的。
2、 雄安新区国家战略与实践中可供选择的策略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借鉴价值
“一带一路”北京峰会各国政要、实业界、科技界、学术界进行广泛交流并达成许多共识,这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经济发展情况不尽相同,彼此经济存在互补性,其中许多国家对中国发展经验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它们自然也希望既实现跨越式发展又符合本国国情,对于那些刚刚启动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说,关注学习借鉴雄安新区这个也是从空白刚刚起步的样板,结合具体国情,还是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尽管中国不输出发展模式,但中国也不会阻挡别人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