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义朋友


       重新定义朋友,重新定义年轻的必要性。

“三观”不合者不可能有真友谊,去瞎忙乎什么?去瞎混什么?切割吧!从心自我切割,只要存在就必须要不断地结盟与撤盟。

血亲是他人替你建构的,也不等于天生的三观相同者,可以彼此供血,但不一定彼此共有意志,更不一定会共迎人生起伏。寄予太高太深,误导自身。

在这个颠覆的时代,不自我颠覆,就被他人颠覆。

我自愿被一切新生的伟大事物任意颠覆。

美学的本质是什么?

美学本质上是一种感性学。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建立在人的主观经验感受基础上的学问。它十分重要的内容是人类的感性经验。

所谓人类的艺术家,往往就是指那些具有能够把自己在现实中获得的某些感性材料与先验和经验的东西混合起来、加以知性的认知之后,再以感性的方式(小说、诗歌、戏剧、音乐、图画之类)展现出来的特殊能力的人。

    我个人认为,这种人不是所谓正式的教育和培训所能够生产出来的,他们从来都没有模仿的学习阶段,因为任何的模仿都是对他们个体的特殊质地的抹杀。真正的艺术大师都是有强大的先天的成分的。仅此一点,用起源于资本主义商品的生产流程来制造艺术大师是绝无可能的。

什么是感性?感性是一种接受刺激的能力。不同的人对同一对象所产生的刺激是不同的:刺激的结果受人接受刺激的程度所决定。这种程度同时也与受刺激者的先验和经验的影响。

感性虽然是被动的,却有先天的成分。感觉是感性的质料。但是,感觉到的状态并不代表自在物本身的样子,如眼睛中感觉的红色,并不代表红色就是自在之物本身。

时间和空间是感性产生的形式和成分,也是直观的形式赖以存在的形式。

直观可分为感性直观和知性直观(又称理性直观)。人只具有感性直观的能力,只有上帝才具有理性直观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说一个人比较感性,是指这个人容易根据根据自己已有的先验和经验的历史记忆对出现的事物的直观表象而作出反应和判断。

感性的人的优点在于对于事物的出现有比较快的反应。同时缺点也在这里,因为他根据的的事物的表象实际上往往是经过他主观经验改造过的对象 而不是一个确切的真相,所以,感性的人做出的判断往往是比较片面的。

201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