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总聊职业发展,我特别讲了一定要让自己紧张起来,包括走路和讲话的节奏一定要提起来——通常人们会认为:一个总是踱着四方步、说话慢吞吞的人,做起事情几乎必定是慢的,至少几率比较大。
作为一个相对较高级别的领导,一定要能下厅堂,还得要能够下厨房。能够上厅堂的意义不用多讲,而作为一个“出卖”经验的来说,不能光说不练,否则人家就以为您是“出卖”理论的,甚至了耍嘴皮子的。
人们判断您的做什么的,特别是相见、相处的初期,不以您自己说了算,而是通过逻辑来分析和判断的,就像是谈对男女朋友时的第一印象一般。
应该
工作中也有工作逻辑,比如高层可以讲愿景、讲理念、讲原则,基层必须讲具体、讲步骤、讲实施,而实际中往往相反。基层不讲到时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事情就往往会流于形式,结果就是讲得精彩、做得糊涂——讲一套、做一套。
为了具体,我经常提示同事不要讲某些词:我们、他们等等,因为指向不清,总得别人发问,浪费了大家的时间。
做应该做的事情、讲应该讲的话,既是得体也是逻辑。
训练
国人长于感性,短于理性和逻辑,凭感觉、拍脑门的时候多些,讲数据、讲依据的时候少些。
我国讲方法的书也不很多,较早的就是华罗庚先生的优选法和统筹法,再早多是关于术数的,比如鸡兔同笼之类的。
逻辑需要训练,需要情境和基础,我判断基础有三条,第一要规避假大虚空;其二要从具象的入手,让那些只会原则、理论,不会上手的人显形;第三是“真好”,凡是做假和假做都是反对的对象。
做到了这三点,就可以开始学习和训练逻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