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主义恐怕将淡出中国人的观念!


 集体主义恐怕将淡出中国人的观念!

----昨天节目有草原英雄小姐妹出来而讲这个故事竟然年轻人不懂的感慨!

汪华斌

  昨天重阳节有位侄女陪着我们看节目,中间有龙梅与玉荣出来的镜头;侄女不知道这故事,所以我就讲了当年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说当年年仅12岁的龙梅和9岁的玉荣替父亲放牧集体的羊群时遭遇暴风雪,为了保护这集体的羊群她们姐妹俩与暴风雪搏斗了一天一夜,舍生忘死地保护了集体的羊群。而当年这两位小英雄的事迹传出后,全国掀起了学习她们的热潮。这就是当年的集体主义与个人英雄主义的完美结合,从而造就了这草原英雄小姐妹在全国人民中的历史形象与社会价值观念

  然而侄女却说集体的也不是自己的,能有这么大的精神追求吗?看今天每个人追求的是到手的自己利益,而这利益从哪里来并不重要。现在集体的即使是国家的,实际也是与自己没有半分钱的关系;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今天的中国人是个人主义而不是集体主义至上。正是因为个人主义至上,所以今天全社会每个人倾向于松散的个人主义偏好;即使是合作也是互有戒备心的合作。

  大概是侄女的话说出了我们社会的现象,所以我们才看到我们今天竟然连大家庭都不团结;今天的个体一般只是自己本人以及其小家庭,所以才有了捞大家而为小家的改革创新现象。在这样的观念下,50后这批人的集体主义观念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排斥;这成为了我们社会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种中国特色社会偏好。正是因为个体期望与集体期望的本质差异,所以大家庭及集体在改革开放中越来越淡化与解体;因为这是因为大家对大家庭与集体的忠诚度越来越小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人们不仅不为其贡献,反而千方百计的捞大家庭或集体;这就是观念造就大家庭与集体的解体,因为这是社会价值观念带来的社会变迁。

  我们看到当年一个小孩子竟然在骨子里想到是集体财产,这就是当年社会价值观的维度位置反映出当时的人们集体主义的定位,因为这是面临个人牺牲与保护集体财产的选择;然而当时的人们竟然没有选择,而是没有犹豫的保护集体财产;这才是当年的高尚。

  当我们用个人主义分析当年的事件时,好像牺牲是一个把死人用一个高尚的字眼包装起来的残酷施暴事件。然而正因为如此,当年的人都能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自己;而今天如果遇到这样的事件,肯定是一部分人吓掉了魂;另一部分人是为了自己逃命而拼命找理由,这就是不同社会价值观而产生出来的两种社会境况。也就是说当年如果是我也会用牺牲而保护集体财产,而今天的我肯定是保护自己而不是保护集体财产;这就是改革开放造就我们的观念改变,也是现在的年轻人根本就不理解当年的行为的原因。

  原来我们今天为什么不知道集体主义,因为它是生长奉献的土壤这个土壤里只会长出大公无私的人。而现在我们社会打开了人们极端自私自利的闸门,它根本不可能出现奉献与牺牲的境界;正因为如此,今天的人即使是合作,也是相互防备与方便的假合作;而全心全意为利益服务的利主义成为了我们今天社会的主流,这也是今天中国社会的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