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理论反思


价值理论反思 

亚当斯密说:“细观价值一词,含义有二:其一为表达某物的效用;而另一则表达用其购买它物的能力。前者可表为使用价值;后者可表为交换价值” (《国富论》第一册第四章)

 “经验表明,运用前者含义稍欠妥当”马歇尔评论说:“因此,价值是相对而言的,它表达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两物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原理》第一册第二章第六节)

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里说:“某物的效用使得它有使用价值,但其效用不是空穴来风,它受某物品的物理性质所限制,并不能脱离该物而存在。一个物品,如:铁、玉米、或钻石,只要是一种物质,就是有使用价值,有用的事物。物品的这种特性与所需要的形成其有用的品质的劳动量无关,当讨论使用价值时,我们总是假设以一定的数量为前提,如数打手表,数码亚麻布,或者数吨铁。物品的使用价值为一些特殊的研究即物品的商用知识的研究提供素材。仅当被使用或消费,使用价值才成为现实,它们构成所有财富的物质,不管该财富的社会形态是什么。此外,以社会的形式,我们认为它们是交换价值的物质载体。

“交换价值在第一层面上表示的是一种数量关系,是一类使用价值与另一类使用价值的交换的比例,是一种随时间地点不断变化的关系。因此,交换价值看起来具有偶然性和相对性,从而是固有的,也就是说:交换价值是不可分离地与宿主物品联系在一起的。这似乎是一个有些矛盾的定义”(《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一节)

而我对效用和采购力的注释如下:效用是一个由自然之母和人类共同构造的组织的整体的主观的和客观的外部功效;采购力是仅由人类发动的再组织的努力的总和的表达。

一颗天然的钻石在它被出土之前已经具有了刻划坚硬表面的效用了,因为自然之母已经让碳元素经历了足够长时间的高温高压,形成其特有的晶粒结构,钻石硬度的形成并不需要任何人类的干预。所有天然晶体包括黄金都是一样。

再来看看植物的例子,一粒小小的种子在没有人类的干预下也能长成数十米的参天大树。树干的效用已经潜在地生成了,将树干砍下成为原木的劳动绝对不是其使用价值的全部。首先,原木具有其天然的可以燃烧发热的特性,其次,原木的细胞被自然之母如此地组织,从而成为制作家具的绝好材料。

当然,地球上绝大多数物质开始时都处于准混沌状态,人类的干预在所有情况下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有工具的效用都或多或少地与人类的再组织相关联,因为所有的工具都是由人设计、制造和使用的。因此,效用是仅对人而言的。效用涉及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使用价值(VIU)这个术语被用来表述在一个抽象的环境中(所有必备的条件在该处都是完备的),自然和人努力的综合贡献。

商品的交换也就是物权的交换,它涉及的是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人们投入的精力的总和来作为商品交换的依据成了一件很自然的事。这时我们需要用交换价值(VIE)这个术语来表述。这里隐含下列假设:用相同的精力,凡人甲先生在相同的条件下能与他的邻居凡人乙先生所生产的产品一样。

过去,我们的经济学家们只关注组织的建构过程却并不关注组织的解构过程,或者换句话说:组织的建构和解构被用相同的观点来认知。而由此导致了我们进入了一个不容易找到出口的经济学迷宫。自然科学告诉我们:一般而言,建构组织吸收热量/能量;解构组织释放热量/能量。事实上,研究组织的解构与研究组织的建构具有相同的重要性,因为建构组织的热量/能量来自于另一组织的解构。我们使用热能价值(VIH)来描述一个组织的这项特性。

食物中含有热量,吃下食物后,我们肚子里的酶帮助我们解构食物组织并为我们的身体提供热量,我们因此有了精力去思考、去行动,从而将我们的劳动价值通过增加劳动对象的组织度而植于该对象中,这就是一个将食物的热量价值(VIH)转化成劳动的交换价值和劳动对象的使用价值的过程。

当我们在熔炉里用焦炭熔炼矿石时,火帮助我们解构由木头制成的焦炭的组织来产生热量,以促成金属晶粒组织的形成。金属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增加量等于焦炭所产生的热能价值与人类直接劳动的交换价值的总和。

当一粒小麦播进土里,在适当的水、肥、气、阳光及温度的条件下,它能长成数株小麦苗,经过长时间的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的光合作用,化学能被储存在新长成的植株的谷、干、叶和根中。成熟的谷子可以作为人的食物;秸秆可以被用作做饭的燃料,或者动物的饲料,或者肥料,或者派作它用;根部可以留在地里在细菌的帮助下成为下一季庄稼的肥料。

让我们将注意力放在谷物上来。在自然科学家或营养学家的眼里,一公斤小麦谷物含有碳水化合物若干,脂肪若干,蛋白质若干,纤维素若干,总共含有13,260千焦耳或3.17大卡热量。如果,另一种谷物,如稻谷含有相同的每公斤单位热量(物理学中称为热值),那么,他就会说:小麦和水稻的谷物是(热能价值)等价值的。他并不关心农夫化了多少心血或者商贩花了多少精力将它们带到市场上,他只关心维系人类生存状态的热量。

在劳作在旱地里的农夫眼里,由于除了同样的耕地、施肥、田间管理外,他必须从远处引来很多的水对水稻进行灌溉,即便水稻和小麦的每公斤的卡路里的含量是相同,他也会认为1公斤水稻的价值抵得上1.2公斤小麦的价值,因为他认为他种水稻花的精力比种小麦多。反过来,对于劳作在湿地的邻居来说,1公斤水稻只能抵得上0.9公斤的小麦,因为他必须在地里挖掘额外的排水沟网络才能收获小麦。

为了分析的一致性,我们必须将一些次要的干扰因素排除在外,以营造一个抽象的环境,在这样的抽象环境中,所有生产某产品必须的自然资源都在该处唾手可得,所有努力的总和就形成了该产品的使用价值VIU

这样,只要热量价值相同,生长在旱地的小麦价值与生长在湿地的小麦的使用价值是一样的;小麦的夏熟品种与秋熟品种的使用价值也是一样的,哪怕它们的交换价值并不一样。

在粮商的眼里,一公斤在伦敦市场上出售的日本生产的水稻,还有以下因素的贡献需要被包括进来一道考虑:

l  家庭提供的生活环境(对农夫同);

l  他自己的商号(对农夫同);

l  运输(对农夫同);

l  对运输过程中可能的损失(对农夫同);

l  维护社会秩序的政府(对农夫同);

l  提供初始资本的银行(对农夫同);

l  设备与土地的拥有者(对农夫同);

l  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对农夫同);

l  人为损失(对农夫同);

以上这些都是形成交换价值(VIE)的因素。

至此,我们已经诠释了农产品的热能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让我们再看一个铁坯生产的加工行业的例子。

人类在3400年前就开始炼铁了,基本的流程如下:

l  采矿

l  研磨

l  烧结

l  熔炼

l  去渣

l  浇注

假设从采矿到浇注的所有工序都是在相同地点完成,所消耗的煤/焦炭的热能价值与劳动的总和,在广义上,增加进了铁坯的使用价值里。而在现实世界中,从不同的矿区开采出来的矿石有不同的交换价值,这是因为,每个矿区开采难度并不一样,矿区到炼铁厂的距离也不一样,因此所需开采和运输的劳动也就不一样。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燃料供应,甚至劳动力供应上。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一个横跨农业和加工业的制衣过程。在种植棉花的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合作用下形成了纤维,棉花纤维的VIH由此形成。计入农夫的耕种、施肥、收获及梳理等努力,棉花纤维的VIUVIE也最终形成了。经过纺线、织布、印染、剪裁、缝纫、包装、及分销,衣服的VIE就可以被交易,且衣服的VIU可以被使用,而衣服的VIH则被保留在衣服里直到它被穿破或直接被扔进垃圾桶,被扔进垃圾桶的衣服仍然可以通过燃烧其VIH而产生热量。至此为止,衣服的VIEVIU被清零,或者更准确地说逼近于零,而其VIH通过燃烧,将其价值转移到被加热的对象上去,或者直接耗散在空气中。

VIH的世界里,我们只看见组织所包含的能量,这些能量经由其自身的解构而释放出来作为改变物质世界的驱动力。某个物质的VIH是由自然之母赐予的,它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确定的。

VIU的世界里,我们看到的,不光是去除了地域和季节因素影响的直接劳动的贡献,还有自然之母的贡献。VIU是由从混沌状态开始到产品形成的整个组织过程来决定的。除非发生新的技术突破,它的值是稳定的。

VIE的世界里,我们看到是在这个现实世界里所有各种不同的在社会中发挥不同作用的人的贡献,比如政府的官员、部队的士兵、教育和培训机构的讲师、设计研究院的工程师、医院的医生,商店和银行的职员、表演的演员、搬运的工人、律师、家政服务员等等,他们的存在使得整个社会运行得更安全、更有效、更确定。事实上,这就是我们生长于斯的活生生的社会生态。VIE受各种社会和地理因素的影响,但在相同的组织形式,相同的地点,通过相同的交换渠道进行交换的产品的VIE在一定的时期内是相同的,尽管作为VIE的外部表述的价格经常由于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有时甚至一个谎言也会导致价格的波动。

对于人体来说,本地产的100公斤稻谷的VIH/VIU与来自远方的100公斤稻谷的没什么区别。可由于某种原因,比如发大水,镇子里的人们必须从远处以某种方式,假设是采用人工运输运进稻谷。一个运输工可能需要花4天时间将100公斤稻谷运进镇子,可是在这四天时间里运输工需要吃掉5公斤粮食,再加上他的家庭的需要,可能只剩下90公斤稻谷给他的雇主了。而老板自己和家庭在这四天里也需要粮食生存,因此,只留下80公斤的稻谷在市场销售了。尽管原先的单位VIU/VIE是相同的,而这远方运来的80公斤稻谷的VIE却与本地产100公斤稻谷的VIE是相等的。我们因此可以说:尽管原始的VIU/VIH是相同的,但从不同地点来的产品,在确定地点的交换价值是不同的。在伦敦出售的泰国大米与日本大米的VIE是不同的。

为了保持人种以可持续的方式生存、繁衍和进步,人们必须将家庭的贡献包括子女的培养教育,老年人残疾人的赡养,健康,自我进步,和社会的贡献包括公共服务、军队支持、慈善等等全部计入,一个广泛意思的价值进入了VIE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