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投资,智商与智慧,哪个更重要


  

      什么是智慧?通常理解,智慧是指某个人具有不同常人的理解、洞见和相应行动的能力。智慧毕竟不同于专长与知识。一个投资界的专业人士可能有丰富知识和技术专长,却未必是很有投资智慧的人。最智慧的人也未必是知识最丰富的人。尤其对专家学者来说,他们可能掌握大量的具体的数字性的知识,但这些东西掌握得再多也不可能使人更有智慧。所以,一个人的智慧程度和所掌握的多少不必然成正比。

  正是道德把知识与智慧区分开来。知识是关于事实的,智慧是关于道德的。一切知识与事实都将淡去,只有道德才能引领我们生活、投资。没有道德,就不能得到真正的智慧。没有道德,就没有智慧。一切智慧,归根结底,是有关人类如何才能更好生存的智慧。

  西方的智慧传统是由两个支流合成的,一个是雅典的智慧,一个是耶路撒冷的智慧。耶路撒冷智慧的源头是宗教。雅典智慧的源头是科学。在投资领域,雅典智慧,相信商业的世界是数学物理的世界。耶路撒冷的智慧是关于道德、信念、价值、自律、耐心的。在投资领域,如果我们需要精确与量化,雅典的智慧高一些;如果我们追求正确,哪怕是模糊的正确,耶路撒冷的智慧重要一些。价值投资的名言是:“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确的错误。”

  我认为,智慧与聪明是有性质上的差异的,而不仅是程度上的。智慧与聪明既是邻里关系又是对手关系。智慧甚至是包含一些与聪明相对立的东西。比如说,愚和拙是聪明的反义词,但是却可能成为一个智者的特征。比如老子说的,“大智若愚”。再比如守拙,作为一种信念与行为方式,却是一种很高的智慧。阿甘就是这样一位有智慧的人。

  所以我认为,在投资中,智慧比智商更重要。巴菲特说:“我的成功并非源于高智商。只要你的智商在125以上,就足以胜任投资的事业。有中等以上的天资足矣。”所以在中等智商的前提下,决定投资是否成功的关键不是智商,而是智慧。妨碍投资取得巨大成功或导致巨大失败的往往不是太笨,而是太聪明。

  聪明反被聪明误。不仅高智商不是一定能在投资上取得成功的保障,相反要格外警惕那些高智商的投资者。智商越高越容易产生致命的自负。智慧更强调克服人性的弱点,强调人要恭谦、审慎、耐心。这些都不需要高智商。反而,高智商往往是获得这些智慧的障碍。

  成功的投资不需要高智商,但是需要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