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哈佛清理门户折射出的学术腐败和治理对策


  最近学术圈发生了个大地震,哈佛医学院一次性撤销了31篇造假论文,学科发展17年一夜坍塌。哈佛医学院不是世界顶级医学院吗?竟然也造假,而且更令人震惊的事这场骗局足足持续了十七年都没有被戳破,还有无数人顺着他的的思路继续研究。这个被认为造假的领域正是医学界大热的“心肌干细胞修复心脏”技术. 而这场骗局的始作俑者就是这位皮埃罗教授,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哈佛医学院及布莱根妇女医院教授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心肌再生领域的权威人物。他的权威名号有多少,实在是数也数不清。但现在摆在大家眼前的赤裸裸的现实却是这一切都是假的。

  当今就是一个造假的社会,不仅中国,外国也如此。全球的专家已联合起来,结合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欺骗人民欺骗政府骗取经费,共同打压质疑的声音。相互引用一些没关连的甚至作者根本没读过的文章,不是相互捧场是什么?在这个丑闻没有揭露之前,中科院的跟风者就宣布基于干细胞的研究获得了巨大成功,不是欺骗是什么?干细胞根本就不存在,请问你们成功了什么?睁眼说瞎话!

  所谓的顶尖期刊早已被利益集团收买,或者说早已成为这个利益集团的一部分,审稿就是排除异己的过程,权威人士的文章如过无人区,质疑的文章被打压。尽管如此体制内仍有叛逆者,如质疑干细胞研究的 Jeffery Molkentin 教授,大胆地站出来揭露他们的肮脏。人民应该感谢这些叛逆者,靠外部的质疑者是无法撼动这些带着各种头衔光环的大佬的,他们可以轻松地给那些质疑者扣上民科的帽子一甩了之,他们的头衔足以唬得普通人后退三尺,这些头衔已成为人们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障碍。科学本身不承认什么权威,可现实的学术规则正在紧锣密鼓地大树特树科学神,仅中国就有长江,杰青等不胜数的帽子。一些学者的奋斗目标就是捞头衔而非追求真理,他们知道有了头衔就有了获取经费的资格,准确地说他们是投机钻营份子而非学者。相反,真正的学者埋头钻研是顾不得这些头衔的,华罗庚的头衔最终就是一张初中毕业证,但这并不影响他攀登科学高峰。鉴于此,评审机制的改革就是目前学术领域里的迫切问题。

  类似的造假决不仅是医学领域,其它领域也许更严重,医学领域毕竟直接涉及到人的生命问题,他们或多或少有所顾忌。 科研界应该来一场全面地大审查大清洗,近几十年来的所谓突破都应重新审查,包括哪些已获得诺贝尔奖的项目,如什么上帝粒子的发现,引力波的发现,宇宙加速膨胀的发现,这些奖项极有可能是假货。在黑洞是否存在就很成问题的情况下宣布测到黑洞发来的引力波,逻辑上就站不住脚。为了压制质疑声,又宣布测到中子星发来的引力波,试问,在这之前你们为啥不说测到中子星碰撞发来的引力波?为啥中子星发来的引力波正好被你们测到?你们敢说下一次何时发来吗?退一步说即便真的测到了引力波,是如何肯定它是中子星发来的而不是别的什么?又如,宇宙膨胀的加速度本来是不可直接测量的,能直接测量的就是天体的红移和光度距离(根据天体发来的光的强度判断的距离),即便测到的这些数据是可靠的,离加速膨胀的结论还有相当的距离,中间还需要大量的理论推导和验算,在不能保证推导过程甚至理论依据是否可靠的情况下就宣布宇宙是加速膨胀的,这是科学态度吗?因此说,他们在合伙编造数据,合伙造假,就连诺贝尔奖也造假,科研造假达到瞒天过海的程度,当代的皇帝新装正在反复地上演。 

  为啥科研界造假愈演愈烈,骗子越来越多?是因为科学造假至今还没有相应的风险,人们过度地迁就了那些伪专家。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今后对造假者决不可仅以批评了之,必须对那些伪造数据故意造假骗取经费者绳之以法,按诈骗罪投入监狱, 不这样就无法扭转学术造假的局面。

     其次,期刊应归国有,编辑实行工资制,不受任何团体和个人的控制,这是由期刊的公益性决定的。论文宁缺毋滥,垃圾论文必然埋没有价值的论文,对学术研究起的是阻碍作用, 是对学术环境的污染。没有新内容的论文坚决不发,无病呻吟纯粹为晋级或毕业准备的论文坚决不发,跟风的论文如果不能对已有的论述做出新的补充或改进,坚决不发。无新内容的跟风论文显然是为既得利益者歌功颂德而发的,这类论文常常引用大量无关联甚至作者没读过的参考文献,期刊之所以热衷于发表这类的论文,是因为期刊早已被他们收买或者期刊就是其所办。研究生是学习消化已有知识打基础阶段,成绩好坏由导师定夺就是了,强迫研究生发论文就是培养急功近利。从研究生所发论文来看,不过是对教材内容的复述罢了,与小学生的作业题差不多,不值得拿到社会上与人分享。打好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有了深刻的新见解时再发论文不迟。期刊本来属于公益事业,现在已商业化,不再是人们为追求真理交流思想的平台,收取大量的版面费,使本来为全人类服务的科学研究变成了商业市侩挣钱工具,无疑是对神圣的科学活动的玷污。期刊的商业性质注定其是牟利的,必然依附于既得利益者,必然打压原始创新。因为创新意味着对旧知识的挑战,亦即对现有权威的挑战,权威们决不会容忍发表不利于他们的文章。

      再其次,对于科研项目,除非国家限期完成的技术类的攻关项目,不要事先拨款,要由事先拨款变为事后奖励。即便是国家限期完成的项目,也不要把经费拨入个人账户,要由牵头单位统一分配,根据进度开销,一旦发现当初论证错误,根本无法完成时,立即宣布停止项目,剩下的开支退回。这样做不仅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更重要的是使学术骗子无处扎针,保证学术的天永远是干净的,保证真正的学者能够静下心来专心研究,避免因投机者获利而产生的失落感。科学史表明,重大的科学突破往往不是由事先认为可能突破的人完成的,而是由那些名不见丁的人完成的。因此要由事先拨款变为事后奖励,诺贝尔奖就属于事后奖励的例子,无论是谁只要做出了相应的贡献都有被奖的机会,避免把钱花在不该花的人身上,这实际上是依赖精英还是依赖群众发展科学事业问题。科学和技术是不同的,技术突破可以多人一起攻关,科学则不能,否则欲速则不达。科学突破只能是个人行为,因为两个人的大脑不能共同完成思维,就像两只手握在一起不能写字一样,科学定律常以个人的名字命名反映的就是这个事实。有多个作者的论文,要么创新性不足,要么作者陪衬。科研成就的大小与投资多少也没有必然的联系,要警惕那些漫天要价的科学实验,只要操作得当,方法正确不一定非要那些高昂的实验设备。要验证血液循环,解刨一只老鼠和解刨一只大象的效果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