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化的意义


 

神奇的亲[qìng] 

国庆去姐姐家,又见到了90高龄的亲[qìng] 爹。曾经去过抗美援朝前线的亲[qìng] 爹,耳朵已经不太灵光了,和他讲话必须得大声才行。

姐姐和我们讲这些年来,亲[qìng] 爹多了一个营生,即每天拿PAD看东西,什么新闻、娱乐都看。

更有意思的是他把苹果系统升级到了12.0,这可是不少苹果粉也没有升级到的。升级过快带来了负面效果,不少APP的迭代速度跟不上,就打不开了。

[qìng] 爹和我们讲:嘿,这东西打不开了。

手拿PAD90高龄亲[qìng] 爹,看着和小孩差不多。

训化

姐姐和我们讲了断网的故事:由于外面施工的原因,村里大面积断网。

结果是亲[qìng] 爹比姐姐和姐夫还着急,第一天没有修好,就追问姐姐:怎么还没修好呢?催着去打维修电话。

电话到联通服务人员,人家也一直耐心解释:是由于外部施工造成了几个村庄的断网,正在抢修中,请您稍等。

仅仅断网两天,亲[qìng] 爹就“急”得像孩子似的。

就是在农村,移动互联网也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甚至影响了90高龄老人的生活了:不断地活动手脚和大脑,至少保证了他们不会老年痴呆。

影响

人和环境、人和工具本来就是一种相互训化的关系。

经常见到要让孩子安静下来,给一个手机或者是PAD就好了,当然就是一种偷懒的作法,难说是好;如今在公共场合,无论是地铁、公交还是会堂,大家自然而然地都抱着个手机“捏”,就是看画展,大家都是拿着手机照相,而少了仔细端详、欣赏的时间。

工具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就是如此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