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则荣理论ZOn.OM002:“团队”词义学理论界定


 

朱则荣理论ZOn.OM002:“团队”词义学理论界定

 朱则荣 朱则荣办公室 

作品编号ZOn.OM002   作品类型:理论界定

作品名称TheDefinition Of "Team" Acceptation Theory

汉语名称团队词义学理论界定

原创作者:朱则荣  首次提出:20181127 

版权管理:秩学有限公司  列卷:《朱则荣理论》第一卷

——————

 

  在Orderism秩学学说中,词义学是针对一个词组进行词源学考证后,就词组本义形成后的演变方式与运用方式,所作出的进一步理论界定,明确该词组的演变形态及现代意义上该词组的含义来源。

  

1 英语中“Team”(团队)词义演变

  16世纪起,这一词组的本义演变为“一群人一起共同行动”,1520年代增加“联合行动”含义,1550年代增加“团队中的行动者”含义,1981年增加“激励团队”含义。1886年用在棒球队中,增加“团队成员”含义,1928年出现“团队精神”含义,1932年增加“作为一个团队聚集在一起”的含义,1948年增加“事物与事物之间一起组合、组成”的含义。

  

2 英语中“Team”(团队)词义分支

  16世纪起,从原义中分出另一条支线形成“育儿、育雏、繁衍、后裔、特定组队”含义,其内涵成为“团队的组织裂变”,从而形成了血统、后代、族群、一起吃草的动物群落等含义,也由此形成了一系列特定的正式组队形式,如乐队、棒球队、公司等含义。

  

3 汉语中团队词义形成

  现代汉语中“团队”是一词,是一个从英语中直译过来的词组。古汉语中无“团队”这一词组,此前这一词组的相似古汉语词组为“组织”,相似的现代汉语词组为“集体”。“团队”一词是20世纪90年代随着外企进入中国,以及MBA、EMBA热,从英美等国家流传到中国的一个流行管理概念,随着“团队建设”作为全球市场主体——企业组织的管理热词,“团队”逐步取代了“集体”成为一种流行管理概念。

  

4 汉语中字的演变

  汉语“团”字的本意是转动纱轮,将线绕成球。随后演变为圆形的球状物、球状体、球状量词,如饭团、线团、团扇、一团乱麻,《齐民要术 • 造神鞠并酒》:“团鞠之人,皆是童子小儿。”进一步引伸为向心力、凝聚力,如团结、团圆,《虞初新志 • 秋声诗自序》:“众宾团坐。”最终,“团”字引伸为军事编制和集体、组织,如军团、团部、团长、团体、团队、集团。

  

5 汉语中字的演变

  汉字中“队”的造字本义“坠”只见于古文之中,其后是指视死如归,有如坠崖的勇士,由“坠落”引申为军中“队”列,意指像坠落悬崖一样义无返顾,毅然慷慨赴难的一组组战士。从而成为军事用词“军事编制”、““纵列”、行列”之义,《史记 • 项羽本纪》:“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6 汉语中+的词组本义

  综合汉字中“团”字与“队”字的本义、字义演变,“团队”这一词组的词义以“军事编制”为准,是以作战编制、战斗力、凝聚力为核心的组团编队形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