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清扫楼市的一地鸡毛——武汉楼市一瞥


——武汉楼市现状一瞥

  楼市问题一言难尽,何况在一向“敢为人先”的武汉?

  楼市很多现象发轫于武汉,譬如首提“留住百万大学生”(不得不说,这是专门冲着房子来的)。

  所以,本文力求以最简洁的文字,让我们匆匆一瞥目前围绕土地、房子引发的楼市冲击波,以及惊天风暴后留下的一地鸡毛,还有在利益面前相关人的表情符号。

一个预言和一个流行语

  一个预言:“这两年是中国房地产业最糟糕的两年。我们看到了市场的疯狂,但我一直劝我的同事们在这两年不要买房,很多同事想不明白,觉得会错过很多个可能增值的机会。但我想说的是,这两年买到的房子可能是最差的。”作这种预测的人叫李军。他是绿城房地产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至于原因,就不细说了。谁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不同人的解释总是在观点上形成对立。

  一个流行语:拿地时踌躇满志,开发时混吃等死!我很纳闷,为什么无论什么量级的开发商,在武汉,都逃不掉粗制滥造。

一组维权大数据

  线下行动:据荆楚网大数据舆情监测系统监测显示,仅11月份以来,武汉楼市大大小小的维权事件就此起彼伏,接憧而至。具体如“网曝泊湖天下一期欺诈业主,精装修明细价格严重不符”“网友发帖称阳逻当代精装修重复收费还有超大公摊,业主维权还被打”“网曝海伦堡地产精装不如还建房”“网友发帖称中海光谷锦城毛坯工程未竣工就开始装修且质量极差,开发商态度傲慢拒绝对话”“广电兰亭时代精装收费超标却质量堪忧引业主维权”等等。

  百盘联动维权已经成为常态。譬如国庆节期间来自北上广深以及众多二线城市的湖北籍大学生(在武汉落户买房,人在外地工作)来不及回家,聚集在洪山广场拉横幅喊口号维权。12月8日,几十个楼盘业主联合行动,在洪山广场抗议开发商违规行为。12月19日,为抵制武汉《市房管局、市城建委、市工商局关于规范全装修商品住宅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新规落地,百盘联动数千人集中递交意见书,随后喊出“房管局不作为”的口号。

  网上舆论:11月以来,全网涉武汉楼市精装修维权的负面信息就达到500条之多,其中微博平台信息量高达400余条,占总投诉量的84%,也成为业主维权的主战场。此外,相关微博话题#武汉精装维权#从创建至今阅读总量已达193.2万,讨论次数达3665次(其中11月新增讨论帖文8条);话题#武汉精装修维权#累计阅读量104.6万,讨论次数达1202次(其中11月新增讨论帖文1条);微博超话“武汉精装修维权”从创建至今,阅读量已达120.9万,相关帖子达249条(其中11月新增帖子8条),粉丝达925人。

  值得一提的是,为获得更多舆论关注,业主发布的相关帖文多数言辞激烈且配有多张现场维权的照片或视频。甚至部分业主一味追求视觉冲击效果不惜从别处搬运视频,渲染维权现场的“激烈”场面,以求传播的最大化。

  舆情关键词:从舆情关键词云来看,“精装维权”“欺骗业主”“严重不符”“黑心”等词多次出现,可见业主的愤懑之情。而从“付费标准”“豆腐渣工程”“质量差”“捆绑销售”“垃圾装修”“霸王条款”“双合同”等高频关键词中也不难看出,业主维权的原因多来自不平等的购房合同和相关条款。尤其在承受了所谓“不平等条款”以后,还要面对货不对价的“精装修”质量问题,也难怪不少自媒体将此戏称为“惊装修”了。此外,还有少数业主爆料称,在维权时遭遇开发商和物业殴打,强势、霸道还不负责任的开发商形象跃然纸上。

  舆情来源分布:1月以来,全网涉武汉楼市精装修维权的负面信息就达到500条之多,其中微博平台信息量高达400余条,占总投诉量的84%,也成为业主维权的主战场。此外,相关微博话题#武汉精装维权#从创建至今阅读总量已达193.2万,讨论次数达3665次(其中11月新增讨论帖文8条);话题#武汉精装修维权#累计阅读量104.6万,讨论次数达1202次(其中11月新增讨论帖文1条);微博超话“武汉精装修维权”从创建至今,阅读量已达120.9万,相关帖子达249条(其中11月新增帖子8条),粉丝达925人。

  网民观点分布:在初步维权无果的情况下,网民又纷纷将期许的目光投向了监管部门。网民希望相关部门能尽快制定房屋精装修规范细则,加大监管及惩罚力度,以整治市场乱象,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网民认为,近两年武汉爆发的房屋精装质量问题及纠纷虽多,但大都围绕装修质量和合同纠纷而展开,其背后是房地产企业为求利益最大化而不惜损害业主权益的“原罪”,希望监管部门能形成合力制定强有力的管控措施,而不是相互推诿、不作为等。

  也有网民表示,“粗制滥造”精装修背后的种种安全隐患将成为下一次舆情“爆点”,诸如水电安装不规范、建材质量不合格等问题,严重者会危及业主生命财产安全,一旦发生,必在短时间内引爆舆论,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观点认为,北京等地已制定细化装修监管的相关条例,具体如装修材料品牌及规格标准、装修质量同楼盘主体工程建设一样列入政府建筑质量管控、业主代表参与监督装修质量、明确装修质量售后责任期限及赔偿标准及打击开发商将装修业务层层转包、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牟取不正当利益等。希望监管部门能用好这他山之石,早日制定出符合本地市场的相关细则,让舆论期待早日落地。

一组实拍的房屋质量照片

  墨水湖畔的XX半岛,开盘时两千多人抢房,三分钟内必须缴纳预付款。万万没想到,宣传册中高端大气、南北通透、优美如画的小家,交房时变成了小黑屋。

  “白沙洲位置第一盘”——XX上城,开盘时曾一度引起了整个白沙洲交通瘫痪,几千人抢几百套房。然而交房时业主傻了眼:所有房间都有外露的管道,客厅、厨房、主卧、次卧、厕所全是管子。

  上面这张是客厅的管道,巨丑无比,吊顶都遮不住。这管子原本是红色的,业主实在忍受不了,只好自己刷成白色。

  这张是大门设计,令人忍俊不禁。左右户大门相隔十几个公分,两个门把手相邻,这要是同时开门,画面太美不敢想。

  宇宙中心光谷东XX年华交房时,地基惊现大窟窿,墙角的泡沫脱落一地。明显的豆腐渣工程,依然强行交房。用不了30年,这墙就会酥掉,到时就是建筑垃圾,拆掉它都是极浩大的工程。

  东西湖XX湾:3000元/平巨额装修费,说好给我一个五星级的家,却发现是个五星级的坑。装修、水电走线无图纸,各种飞线、乱七八糟;热水管不做保温;橱柜和门是用木屑压制而成,质量连黑心棉都不如……

  江夏地王—XXX城,2500元/平米的精装修费,29%的公摊,3.3元/㎡/月的物业费。墙面开槽歪歪扭扭,管线铺设肆意凌乱,水电管线来回交叉。装修过程中野蛮施工,承重墙、地板混凝土严重破坏,钢筋裸露。

  某村企开发商早在2007年便拿了这块95万方的地块,神奇的是,十几年过去了,第一期还在延期交房。更神奇的是,众多刚需族还在苦等着它的二期开盘。

  8500元/平米走线效果汉街附近的豪宅——XX院也加入了粗制滥造的大军之中。8500元/平米的精装修,一套下来光装修费就交了100万,然而这质量怎么看都达不到800元/平米。

  800元/平米的走线效果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来看看800元/平米的走线是什么样的。难怪土豪们看到8500元/平米的走线时全都炸锅了:他么各种飞线也就算了,连开槽都省了!

一个极端事件

  自媒体“风云武汉”文章《恳求开发商:请多多善待业主》反映,武汉一业主在与开发商的交涉过程中,由于一时冲动,喝了农药。幸运的是,这位业主及时得到了救治,目前没有危险。

一个典型楼盘的套路

  业主归纳其有9大套路。

  其套路二:低价拿地还贪婪,再找借口降标准。

  xx声称第一次报备的价格1.65万过高被驳回,准备调低备案价至1.55万,因此需要将装修标准也降低,直接砍掉风管机、空调和暖气,变成简装标准。听着似乎很合理,但那是还没看懂xx的套路有多深。我们都知道,xx拿地的价格很低,每平米才3000多元(这就是楼面价,有公示)。根据业内规律和成本测算,房价一般为地价的2.5倍到3倍(地段好可以到4倍多),即使根据市场形势上浮赚取更多利润,也是会有限度的。备案价1.55万元并不低,将备案价1.65万驳回,并不能构成他们降低装修标准的理由。

  实际上,XX楼盘开盘时的价格比被驳回的备案价1.65还高,均价达到1.66万每平米,而以此为由降下来的装修标准没人过问。

武汉市有关职能部门的一个说法

  武汉市相关部门领导在回答民众信访件时,对精装修问题有一个最典型的说法:只要购房合同与装修合同不在一起,就不属于捆绑。

  业主观点:这个说法,是违背起码的逻辑的。因为一个事情整体做和分段做、一天做完和分两天做完,都是做的这件事情。这件事情的本质没有一点改变。官员的理解可能是我不是捆绑,是将它们分开了。事实上,武汉的房地产开发商的确是在玩拆分合同的把戏。幸好七部委的用语比较周全,在指出捆绑装修现象的同时,另外指出了 “双合同”现象也在违法违规范围内。你在一起签是一个合同,叫捆绑装修,用两个合同,不就是双合同吗?所以,赖得掉捆绑装修,赖不掉“双合同”。在事实面前,所有的托词都是自欺欺人。

  相关人员又说,开发商备案是毛坯房,也有权利卖装修,这是市场行为,有很多毛坯房你可以去买。

  业主:我不知道这位相关负责人为什么要忽视基本的政策常识和经济学常识。任何市场行为,都不是可以任意行事,恣意妄为的,譬如垄断,譬如不正当竞争,譬如……很多很多不正常的市场行为。对于不规范的市场行为,政府有责任进行监管。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体制中,有两只手,一只是行政之手,一只是市场之手。行政之手关乎政府的责任。您作为新时代的领导,这些理论知识的储备应该比我们更厚实。

一个基本事实

  今年6月,住建部、公安部等七部委联合发文《关于在部分城市先行开展打击侵害群众利益违法违规行为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在武汉等一批城市先行打击和整治房地产违规乱象,重点是纠正开发商搞双合同、捆绑装修侵害百姓利益的行为。这个文件精神,武汉相关职能部门是没有理由回避的。武汉市严重存在着捆绑装修和双合同的现象,是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履职尽责进行打击和整治的。

  (本文综合了荆楚网等官媒以及武汉风云等自媒体文章数据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