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尼采致敬!阻碍科技进步的,都是千古罪人!


 

 

Marx Scheler:“完整的人即上帝。”

 

观赏鱼类就像是傻子一样的一辈子、一代又一代的生活在水箱之中。然而,人类自身的生存处境,本质上也是一样。地球是我们的水箱。太阳系是我们的水箱。宇宙是我们的水箱。这仅仅是空间的水箱,还有精神的水箱。比如19世纪的时候,人们以为牛顿力学就是宇宙的终极真理了。20世纪的某个阶段中,人们以为相对论,就是宇宙的终极真理了。后来又有了跟广义相对论产生冲突的量子力学,后来有有了弦论。

 

作为宠物的一条鱼,跃出水缸,等待它的是死亡。我们的命运与之相反。地球是我们的水缸。太阳系是我们的水缸。宇宙是我们的水缸。如果我们不能跃出水缸的话,等待我们的正是灭亡。

 

人类群体如果憋屈到太阳系灭亡的那一天,都不能够突破太阳系的局限的话,等待人类的只能是灭亡的命运。同样,人类群体如果憋屈到宇宙灭亡的那一天,都不能够突破宇宙的局限的话,等待人类的只能是灭亡的命运。

 

人类不过是宇宙流浪者,地球不过是我们的暂住地。试想一个群体驾驶着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负载着N亿光年的使命,将生命带到新的定居点,这样一种故事情节,有可能是未来我们所必然面临的处境。从长远的的看,每一个定居点都是暂时的。从地球到太阳系,从太阳系到银河系,从银河系到全宇宙,每一个定居点都有其时间限制。如果我们不能在被设定的有限时间内获取超越时空的知识,并从限制我们的时空之中逃逸出来,高等智慧生命便无法延续下去……

 

我们是环境的创造物,但我们也能够反过来参与创造环境本身。世界于我们,就是一个web2.0的网络。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型的智能体系,每一个体都是一个与之互联的终端。在web2.0的网络世界中,终端与整体是相互连通,也是相互创造的。

 

知识才是改变世界的真正力量。对于现状而言,世界是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

 

关于世界的核心理念是,新技术与新创意、新构想是改变现今世界和创造不同的未来世界的决定因素。

 

实践改变世界。实践创造未来。

 

实践是思想的动态结构。人,是由宇宙新生的作为物与物之间发生联系与作用的一种新式的中介体。在实践与思想之间,必不可少的就是知识实践者。

 

人类的各方面能力起源于环境的逼迫,并通过基因继承而代代相传,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使之能力也相应的发生变化。技术的进步不断的改造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淘汰着过时的环境下的过时的能力,也在不断的产生着人类的新能力以适应新的环境。

 

从大的角度去看,人类之所以能够在无数地球生物物种的生存竞争之中脱颖而出并最终统治地球,正因由于其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从小的角度去看,个体之所以能够在无数人类之中脱颖而出,也正因由于其适应新环境甚至是参与创造新环境的能力。可想而之,在人类的所有思想观念之中,那些所谓的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守旧的思想观念是多么的可笑而荒唐!对于那些非技术性的传统以及过时的技术传统的坚守,只能导致一个族群的灭亡。

 

如果说人类之生物学属性的消失就是自我毁灭的话,人类就是通过毁灭自身而获得未来,这是唯一的途径。

 

科技改造人类。这不但是趋势,更是历史。在这方面,女人们是最为前卫的。隆胸丰臀整容的女人,部分地,已经不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装上义肢的残障人士,部分地,也不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既然科技可以用于改造女人和残障人士,为什么就不可以用于改造所有人呢?为什么就不可以用于改在整个人类呢?被改造后的人类,将不再是历史上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类。

 

社会与个人的技术化其实不是一种社会趋势,而是一种宇宙演变的必然趋势。

 

我们通过借助太阳等设备向物体发射光子来探测物体的形状,这就是所谓视觉,其他感官亦类似,技术是人性中的核心要素,技术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本身也是技木的产物,这还不是最深刻的,最深刻的是我们的大脑,我们通过大脑所获得的,远超其他感官之和,数学不过是其中一种,而这种收获,本质上仍是技术。人类本身只是一种技术产物,技术性才是唯一的人性,我们或可否定一个技术至上主义者,却无法否定一个技术至上的宇宙。

 

历史上,我们所过于迷恋的文化,文学,这些都不过是技术的成分。哲学不过是作为思想工具的一种框架、模式等等,本质上不过是一种技术而已,技术才是文化的本源,技术才是人性。而至于所谓人,我们这些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只是桥梁而已。人只是宇宙技术演变的一种形态,本质上与其他的技术演变产物没有区别。

 

最初的医疗不过是一种试验。疗效不可谓无,亦不可谓有,疗的多了,也便成了疗法。在远古时期,个体人类的普遍短寿,生命的无常,不会使得那个时候的人们绝不反抗这样一种似是而非的宿命般的自然力量,医疗技术仍然不断的发展出来。考察古时候医疗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完全可以加以预见的是:人类本身是一种技术性的存在,其个体存在的短暂性,并非一种宿命。在过去,人类个体寿命一直在延长。在未来,人类个体的寿命也将不断延长。人类将随着新生技术的不断出现而进化为长期性的存在,但前提是,必须从纯粹技术的层面,重新对人类加以定义。人类在本质上只是一种技术性的存在,只要没有违背其本质,也就没有脱离其定义。

 

没有任何一种反技术、低效率的文明能够长久存在。

 

技术一直在统治。地球史就是一部技术统治史。技术首先从地球各物种中识别出其最佳合作者,将地球的最大利益份额交给最尊重技术、最有利于技术进化的人类这一物种,然后从地球各人类群体中识别出其最佳合作者,将地球的最大利益份额交给最尊重技术、最有利于技术进化的国家、公司、个体。

 

从来都是技术的最佳合作者获得了最大的真实利益,成为了真正的成功者。地球史,就是技术不断的将最大的利益份额赋予在技术上占据领先地位和主导地位的物种、种族、国家、公司、个人的历史,就是技术的利益诉求的表现史。

 

想想那些曾经憋屈在一种几乎是绝对性的限定了自身能力开发的生存环境之中的工人们晚景的凄凉便可知:人类无论作为个体还是群体,都只是一种技术性的存在。人类存在或许并没有一个未来的目的,但必定存在一个当下的前提:人不能够憋屈的活着。不憋屈,这并非意味着更好的生存,或更多的享乐与名利。憋屈,只意味着悲哀的失去了成长的机会和体现生命价值的选择机会。

 

没有任何一种反技术、低效率的文明能够长久存在。

 

技术化程度低的社会,如中国,如果顽固坚持其包括房地产支柱产业经济政策在内的导致人力资源的低效开发与低效利用的旧制度的话,最终会被扫到垃圾堆中淘汰掉,沦为惨不忍睹的世界贫民窟。

 

资本与技术的结合,确实是资本主义相对社会主义的核心竞争力,也正是最近几百年资本主义崛起并称雄于世界的核心机密。技术主导是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资本主义,实质是知本主义,是技本主义。马克思所证明的,恰恰是技术的善和正义。技术创新+技术应用普及的过程=资本利润产生+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过程=技术造福大众+大众分享技术红利的过程,经济危机=新技术的酝酿=技术危机。

 

技术扫除一切阻碍。人不过是历史的配角,技术才是历史的主角。

 

西方社会之所以在近400百年迅猛超越东方社会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文化就是核心竞争力。他们是在让技术成为真正的ruler,而不是human!中国五千年的问题根源在于:我们的文化就是我们的劣根,我们的劣势。我们不是在让技术成为真正的ruler,而是human

 

Human是不是一种技术产物?是的。Human是宇宙自组织、自我演化出来的一种技术产物。那么让humanrule一个社会岂不也是让技术来rule?不是的。为什么?因为human的思想复杂性使之在成为一种以自利为核心而不是完全以效率为中心的技术产物的时候往往会压制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比如在中国长期利润率居高不下的低技术含量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得到了蓬勃发展,而这种发展的代价,就是本该投入于技术含量高的行业的资金,也都全部流向了这个技术含量极低的产业。在房地产的大浪潮中,即便国家稳住了,国家也没救了。因为国家经济、政府收入来源越来越依赖于、束缚于这一低技术含量、低知识含量的产业。这一畸形市场,已将中国企业家精神磨损耗尽,以一种激励游戏的模式。在这种游戏模式下,企业家沦为一个社会非主流,沦为一个附属性的阶层,不能主导社会,反被社会主导。在这种游戏模式下,只有那些充分珍惜和运用非知识资源的企业家,才能得到最大的和最多的奖赏,而那些充分珍惜和运用知识资源的企业家,成功的光环只会笼罩在极少数的头顶,他们中的大多数,往往长期限于泥沼与困惑之中。

 

技术本身就是宇宙之道。人本身是一种宇宙演变的最新技术成果,人也必须依附于顺应于技术演变的方向并在此道路上尽可能攫取更多的利益份额,才可能在未来的宇宙演变中通过自身的技术化改进,实现种群的强化、存续、繁荣。

 

中国社会事实上是一种反技术传统文化。资本+权力只是反技术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反技术传统文化适合人才发展和发挥才干吗?反技术传统文化是一种反技术的文化,一种反高新技术创新和反高新技术推广的文化,一种反技术主导的文化,一种让人来rule的文化,一种关系博弈文化,一种反脑力博弈的文化。当机器成本低于人力成本,这种文化人将被彻底淘汰。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分蛋糕的,一种是将蛋糕做大的,然而,反技术传统文化只能创造出绝大多数的分蛋糕的人而严重缺少将蛋糕做大的人,这会导致一种什么样的后果呢?这些分蛋糕的人,慢慢的分化出一小部分偷蛋糕、抢蛋糕和骗蛋糕的人,以及依靠关系而多分蛋糕的人,这些人都因他们的卑劣行为而人生得意,于是,其他人也开始效仿起来,慢慢地,或者很快地,整个社会就变化堕落为一个完全没有了规则和廉耻的、群魔乱舞的互害社会,大家都仗势欺人,或者依靠某种关系,或者依靠某种部门权力,或者依靠某种行业潜规则,甚至最终沦为暴民社会。某种类型的技术主导的文化再不好,至少在适合人才发展和发挥才干这方面,要优于此类文化范式。

 

一百多年前,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也是最伟大的未来学家的尼采激动的说道:(我必须长段的引述其文):

 

“人是一根绳索,系在动物与超人之间,——根悬于深渊之上的绳索。

 

一个危险的前瞻,一个危险的中途,一个危险的后顾,一个危险的战栗和停留。

 

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目的;人的可爱之处在于,他是一个过渡,也是一个沉沦。

 

我爱那些不懂得生活的人,假如他们不是沉沦者,那他们就是超越者。

 

我爱那些伟大的轻蔑者,因为他们是伟大的崇敬者,是指向彼岸的渴望之箭。

 

我爱这样的人:他们不是到星星背后去寻找沉沦和牺牲的理由,而是为大地而牺牲,使大地有一天成为超人的大地。

 

我爱那为认识而生活的人,他要求认识,为的是有一天会有超人生活。因此他也要求他自己的沉沦。

 

我爱那为了给超人建造房子,给超人准备好大地、动物和植物而工作、而发明的人:因为这样他也要求他自己的沉沦。

 

我爱那爱自己德性的人:因为德性是求沉沦的意志和一枝渴望之箭。

 

我爱那不为自己保留一点精神,而要整个地成为自己德性之精神的人:因此他作为精神跨过了桥梁。

 

我爱那用自己的德性构成自己的嗜好和厄运的人:因此他要为了自己的德性而继续生活,或不再生活。

 

我爱那不想要有太多德性的人:一种德性比两种德性更是德性,因为它更是连接厄运的纽带。

 

我爱那种挥霍自己灵魂、不愿意接受感谢、也不回报的人:因为他始终赠与,不要保全。

 

我爱这样的人:当骰子落下,给他带来幸运时,他倒感到羞愧,然后他自问,我竟是一个作弊的赌徒吗?因为他愿意毁灭。

 

我爱那先有金玉良言,后有行动,并且坚持做得比许诺更多的人:因为他想要的是他自己的沉沦。

 

我爱那为未来者辩解,并拯救过去者的人:因为他愿意作为现在者而毁灭。

 

我爱那因为爱自己的上帝而惩罚上帝的人:因为他必在他的上帝发怒时毁灭。

 

我爱那灵魂即使在受伤害时仍然深沉,而且在一个很平凡的经历中就能毁灭的人:所以他愿意越过桥梁。

 

我爱那灵魂过于丰富,以致忘却自我,而且集万物于一身的人:所以万物变成了他的沉沦。

 

我爱那具有自由精神和自由心的人:所以他的脑袋只是他的心之内脏,但是他的心却驱使他走向沉沦。

 

我爱所有那些像沉重的雨点一样一滴滴从乌云中朝人类头顶上落下的人:它们宣告闪电将临,然后作为宣告者毁灭。

 

瞧,我是闪电的宣告者,是云中的一滴沉重的雨点:但是这闪电名叫超人。”

 

每一个字都是如此的振聋发聩。尼采太伟大,因而也从不奢望同代人的理解,甚至不能奢望不久的将来,比如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的理解,或许还要等很多年,人们才能真正理解他,才能真正理解尼采最为重要的思想。

 

初级形态的人造人已经大规模的显现于世间并发挥其卓越的效能,它们被一种应用于生产线和服务业,它们只是强有力的预示了更为强大的事物的诞生。它们的未来,是能力强大到超越想象的真正的人造人:尼采所说的“超人”。

 

晚年的尼采,见到意大利都灵的一匹马遭遇主人残暴殴打,他发疯的抱住马脖子哭泣。如果你能理解这一幕,你就能够理解卡夫卡的《变形记》。在世界历史上,这些思想、观念、情感、情绪,与佛教众生平等的思想,有着共同的源头或者指向。未来的人们将更加深刻的理解他们,理解那些以同为生物学意义上的、同样只有着有限生命的生命为对象而产生的同情。

 

或许,有着生物局限性的生命,才有爱,或者,是那特定的爱,因生命局限性而自怜的爱。

 

晚年的尼采不知道自己是否愿意越过桥梁,不知道自己是否愿意沉沦!

 

今日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类,终将消失,或许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类所固有的名之为爱的情感,也终将在这世间消散掉,也或许转换为另一种表达与感受的形式,而这一种形式,将涵盖与超越原有的形式。

 

无论如何,我们终将越过桥梁。

 

所谓土著,将不再是所谓黑人白人,而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类。而每一片大陆,都将沦陷。

 

世界的表面波澜不惊,但世界的深处波涛汹涌。世界危机四伏。世界面临翻天覆地的变化。

 

世界上的GeekMaker们正在秘密宣言:让技术成为真正的统治者,而不是人!

 

无神论在地球阶段的终极目标:人造人统治地球。机械臂指挥全世界。

 

这一目标在不远的未来就可实现。

 

这不是一种对于人类的背叛,而是一种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被预见的必然。

 

回到正文之初,看那在憧憬未来之时,内心矛盾重重而又激情澎湃的尼采……

 

我能够理解他当时的心情!

 

当人们以婴儿权利之名,去反对基因编辑技术,他们没有认识到的是:基因编辑技术,其所要去维护的,恰恰正是未出生婴儿的权利。

 

一些所谓伦理学和监管逻辑,往往不过是以人民的名义,甚至以人类的名义所实现的专制、贪腐、权力所造成的市场垄断,同时也是对技术进步的阻碍,是对技术造福人类的妨碍,想想郑筱萸,想想三鹿奶粉,想想长春生物,想象那些价格高昂的治疗癌症的药物……

 

以手机等技术应用史看,广泛应用、商业普及,才是最大的技术进步推动力!推动技术应用,即可推动技术进步。如果在手机应用的早期,因为充电而触电死亡的事件而实施对于手机行业的全面监管,那么,直到今天我们还用不上智能手机,还是停留在诺基亚黑白屏的时代。万事皆有代价。数千年来受益于技术而从动物界脱颖而出的人类,其理智与良知所应导向的情感的和行为的倾向,是对技术的热望,而不是对技术的妨碍!

 

当代人与过去人,已不是一种人。未来人与当代人,也不会是一种人。我们早已不是原初的人类。人,仅是技术的寄生虫!人类从来都是受益于技术,寄生于技术,如果反对技术、妨碍技术,那才是真正的不理智,是丧失良知!所幸对科研活动的道德谴责无济于世,甚至法律也不能阻止,该来的一定会来。

 

同行评议,我看也不是多么靠谱!当年对爱因斯坦这个瑞士专利局的毛头小子的同行评议,不是差评,就是不屑置评!正如爱因斯坦对于量子力学的差评!认真研究人类技术史,就会发现:技术突破的时代,同时也是行业权威们阻碍科技进步的时代,而同行评议往往成为技术进步的阻碍力量。比如马克思•普朗克,就曾经对前辈们仍旧崇敬却不无悲愤的感慨:“科学在一次一次的葬礼中进步。”

 

人类极客宣言:人类最崇高的信仰——无神论——从生而为人到永生为神!生命应该是一个管理自身、塑造自身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随波逐流、缺乏自省的过程。生命不只是一个体现于个体的过程,更是一个体现于群体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突破生物的、时空的等等的限制,并最终将人进化为神的过程。

 

世界之初,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世界的演变过程,确实要发展创造出物质形态的永恒的不死之身。延续人工智能、纳米技术、打印技术、基因编辑等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方向,不死之身,甚至是能力超越现今人类想象力的存在,是最终能够被创造出来的。一切的发展,整个宇宙从无机界到有机界的进化及其之后的发展,包括金融的兴盛,包括人工智能、打印技术、纳米技术、仿生技术、生物技术、互联网的发展等等,旨在于使我们更加的接近于上帝,甚至在能力上媲美、超越上帝,最终才发现,原来我们自身就是上帝。

 

事实上,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有风险的。当但对于这种风险的夸大,显然已经形成了技术进步的阻碍力量时,那就是因噎废食。这样一种因噎废食的思想观念,其所反应的,事实上就是对于人类本质的缺乏认识。人类的本质,其实正是人类的创造性。人借助创造性的技术,才使得自身走向完善,才能获得更高的生存能力,化被动为主动,不再像是动物一样的为本能所驱使、为因循固定的生活习性所束缚,并从环境中超脱出来,突破环境对于处身其中的生物的局限性,成为环境的改变者、创造者,以及自身命运乃至自身的改变者和创造者。正如著名德国哲学家夏埃尔.兰德曼所言:“人的自由创造,是为了弥补这世界的缺陷。”①“人必须自己完成自己,必须决定自己要成为某种特定的东西,必须力求力求解决他要靠自己的努力对自己解决的问题。他不仅可能,而且必须是创造性的。创造性完全不限于少数人的少数活动;它作为一种必然性,植根于人本身存在的结构之中。”②

 

附注:

①②夏埃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