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O2O热潮见证了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入侵。
微信公众号:资本运营冯鹏程
家装行业就是其中之一。
2015年的中国,当然现在同样如此,在还没有被被互联网改造的行业当中,家装算一个。大佬举着政策和资本的大旗,瞄准家装。“轰!”数以百亿的资本密集发射,涌入这人力密集、传统泥水瓦匠的世界。“互联网家装”横空出世。
然而,时隔三年,互联网家装行业怎样了呢?
互联网家装的伪命题?
互联网家装的热度始于2015年。
统计数据显示,自从2015年开始,互联网家装的热点不断升温,2015年,国内共有300多家互联网家装品牌出现,然而,获得A轮以上投资的只有27家,2016年上半年有13家企业获得13家企业完成新一轮融资。
2017年、2018年留给家装行业的是一地鸡毛。
伴随着资本寒冬的到来,互联网家装曾经在资本助推下的癫狂落幕了。截止2018年,全国至少有200家互联网家装企业倒闭,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是重灾区,其中涉及金额超几十亿,涉及线下商城数量达到500多家。
当然,资本过后也同样燕过留痕,“我曾经来过”,总能留下点什么,烧出来点什么。
齐家网就是最好的例证。
资本的助推下,齐家网在2018年3月C轮融资2230万美元之后,于2018年6月20日通过港交所的上市聆讯,看起来像是成功“上岸”。
然而,果真如此吗?
资料显示,齐家网的上市也是“流血”上市,2015年、2016年和2017年齐家网营收分别为1.41亿元、3亿元、4.79亿元,同期由于优先股及可换股负债的公允价值亏损分别为783.6万元、1.129亿元、7.43亿元,导致了齐家网年度亏损分别为3.47亿元、4.1亿元、8.55亿元,累计亏损高达16.28亿元。
为什么如此惨烈?
这跟互联网家装行业的现状有关。
在互联网资本的运营逻辑之下:烧钱积累流量,盈利模式稍后再说,互联网家装应运而生,当时全国至少有300家企业打着互联网家装的旗号:499元/㎡,599元/㎡等超低价,平台赚钱不赚钱不好说,但是的确便宜了一大堆撸羊毛的装修客。
当时,所有创业者的想法很简单:烧钱---足够多的用户---换得下一轮高估值融资。互联网家装,大多数时候都没有仔细想过:怎么挣钱。
为什么不想怎么挣钱?因为根本没法挣钱。
都是装修!互联网家装和装修,差别在哪?互联网家装打的旗号是:一站式、标准化。按照平方米报价,是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