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及大凉山面临的众多深层次问题


  授人以渔

  一人躺在路边,腿上有一个大疮,不断流着浓。NGO路过看到,上前用手摸了摸伤处,那人痛的呻吟了几声。NGO难过的哭出了声,站起来大声骂路人:"你们都瞎了吗?"路人纷纷羞愧,捐款一万。NGO拿出了一千做广告,让更多的人羞愧捐钱。某日,一医生路过,按住那人,不顾哀嚎把疮割了。NGO跳脚大骂:"法西斯!"

  当地能打工,能出去的基本都出去了。大部分是留守人员。这些出去的人如果论工资,和四川其他农村地区打工的差不多,但就是大山使他们看起来如此贫困。交通是他们无法克服的障碍。其他地方的人到县城大部分在0.5-1个小时,而大凉山地区赶集还要坐索道过江,一个来回要翻好几座大山。

  四川其他地区就经济方面和大凉山地区基本差不多,主要靠外出打工和当地房地产建设。但这些地方交通更方便一点,这样修路,修房更方便一点。但大凉山地区,修路,全是高山,和小丘陵,平原地区相比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只有靠国家的力量才能完成交通的建设。其他地方修一条路,请一个挖机几天就可以把基础,路型搞好。前些年,国家搞村村通工程,基本是家家通。大凉山地区,要修好一条路,十台挖机都不一定能搞定。交通不便,你要拉点水泥,拉砖把房子修好一点,修漂亮一点,难度也是非常大。更关键的是,由于大凉山条件的落后,当地人摆脱落后的办法就是离开那里,而不是建设那里。比如,那些父亲拼命的供孩子读书,就是希望孩子以后能离开那个落后的地区。至于减少,那是后面才能考虑的事情。

  这样,大凉山地区面对更多的问题:

  优秀的人才不断的离开,他们以后很少回到这里,即时回到老家也只是看看父母,回来搞建设的肯定也有,但是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由于缺乏资金,交通不便,人才不断的流失到大一点的城市。大凉山的贫困就不能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