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与不要太抱自信
喻建国
别人都不对,那就是自己的错。在这个时空中,运转是在持续发生的,从来不会停止,而在这些运转中都有着人们的投入,人们的投入中既有有利于该运转的,也有不利于该运转的,不可能全部都是不利于该运转的,如果全都是不利于该运转的,该运转也就不可能继续运转了。因此认为别人都不对的人,那就是自己的错。
有了这样的认识,在人生的行程上就不要再对自己太抱自信,自信,就是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总认为是对的,别人都不对。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不要太抱自信就是不要过于在自己的内心中做出自我的全盘肯定与相信。太抱自信,就必定会对自己身边所有的人的作为都认为是有问题的,只有自己的作为才是唯一正确的。
人不能没有自信,但是也决不能太抱自信。人若没有自信,将寸步难行,举步维艰,也会永远和成功无缘。自信是对自身成功应对特定情景的能力估价,没有自信意味着这种能力估价值为零,那还谈什么自身成功应对特定环境,自然是寸步难行了。
自信也可以是个体对自身应对特定情境所作各种准备的感性评估,如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就应该有足够的自信,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就不能盲目自信,而应该脚踏实地地在做好准备上下功夫,并在完成充分准备后,建立确定的自信。相信自己行,是个体的一种信念,这种信念建立在个体对自身应对特定情境所作各种准备的功夫上。
自信能够促进成功,因为有了自信,就能够展现个体应对特定情境能力的肯定,这种能力是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垒就的,既然已经做好了应对特定情境的各种准备,在特定情境中个体肯定能够尽展才华,淋漓挥洒,跳足成功的展演。自信在这时也成了个体的一种积极性的内蕴,是在正确自我评定基础上所出现的积极态度。自信成为与积极密切的一种存在,很显然没有自信的积极,是软弱的,不彻底的,而且是低能的。
对个体来说,相信自己行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必须的,因为个体在现实时空中经常是处于被动介入的,常常是在介入时自身并没有做好应对的准备,而是临时抱佛脚,仓促应对。如果这时个体没有自信,觉得自己不行,那就会出现个体应对运转的垮塌,失败将会重重地压在个体身上。只有充满自信,觉得自己能行,
才可能积极调动自己的各项机能,积极投入应对现实中出现的各种情景,抛出各种应对方案,行得通的,就行,就是对的;行不通的,就停,就是错的。在能行的道路上长驱猛进,在不能行的地方立即刹车,止步转向,另辟蹊径。在整个过程中,也要经常多看别人的应对,把别人应对的成功方案集合起来加以重组再创,形成自身的成功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