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汇率细说


  按经合组织(OECD)的购买力平价计算,目前日元汇率显示出稳定在接近公允值水平的迹象,有望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几十年来最为健康的汇率环境。在过去50多年来,日元的汇率要么被严重低估,要么被严重高估,导致日本经济陷入极具破坏性的盛衰周期。

  一般而言,国家的购买力平价等基本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变化,但金融市场则会因各种暂时性的因素瞬息万变,从而导致货币的波动幅度大于常规水平。此外,货币本质上具有政治性,日元/美元的汇率也受到美日关系的影响,这也是日本财政部和其他高级官员认为有必要就外汇市场波动做出公开评论的原因。

  从美元/日元的汇率历史来看,二战后,日本得到美国的保护和帮助,经济迅速发展,在固定汇率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日元的汇率是360。到20世纪60年代末,因日本的竞争力有了极大的提升,这一汇率被低估了40%。

  1971年尼克松采取“新经济政策”,美国放弃金本位制,宣告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被日本称为“尼克松冲击”。在此后的14年里,日元汇率飙升,但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仍然被低估,这使得各国与日本的贸易摩擦逐渐上升成为一个“丑陋”的政治问题。

  1985年,为了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英美日法和西德等五国签订了《广场协议》,日元出现大幅升值,成为日本经济持续萧条的“导火索”。日元汇率在1995年升至纪录高位,比其购买力平价高出两倍多,汇率远远被高估,这是任何经济体都难以承受的巨大压力。

  但在此过程中,日元与黄金、瑞郎一起成为了避险资产。一旦全球发生金融危机或其他灾难,日元就会上涨。即使日本本土发生灾情,日元汇率也会变得坚挺,如2011年的地震、海啸和核泄露。这是因为日本是全球最大的债权国,对外的净资产相当于GDP的60%以上,因此,避险情绪可能会引发资本回笼。

  这50多年来,日元经历了被严重低估和高估的时期,目前终于逐渐向公允值水平回归,虽然这对日本的经济贸易发展来说是个好消息,但若日元汇率只是停留在接近公允值的水平,对于外汇交易员而言则可能是巨大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