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今年的独角兽,似乎比往年都要多。
最近,资讯阅读应用趣头条已经完成了腾讯领投的Pre-IPO轮融资,交易金额预计达上亿美元,本轮融资估值在13-15亿美金之间;完成此轮融资后,趣头条将正式跻身内容领域新独角兽。
绕开了今日头条,趣头条在资讯阅读的世界里另立起了新的山头,这也是被金主腾讯相中的原因。
红包拉新 杀出血路
来源:易观千帆指数
在资讯阅读领域,前有BAT的流量堵截,后有今日头条占据阅读的制高点,趣头条是怎么杀出一条百万级别快速疯涨模式的呢?聚百洲,专注股权激励, 股权分配, 股权打市场, 公司估值, 盈利模式设计。
这一切来源于企业的口号:你看资讯我给钱。
在推广拉新上,趣头条走了一条与今日头条、天天快报等资讯类不同的道路,凭借用“撒币”方式吸引用户。
通过邀请码发展下级用户,经过该邀请码或分享链接注册的趣头条用户将成为你的下级,每个新邀请都可获得金币,还有直接人民币奖励,被邀请人完成任务后双方即可获得现金。其他包括签到、阅读新闻、注册、分享链接等特定行为,都能获得相应金币,最终金币可兑换为人民币。
简单而又粗暴的拉新方式,趣头条硬生生地在资讯领域杀出了一条血路。
但是光会送钱是不够的,怎样才能从用户身上把羊毛撸回来呢?
趣头条已经在内部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闭环,通过给广告主们一个更优惠的价格,更全面的用户触点,同时12轮信息流广告(具体方式参考上图)的展示方式,也给三四线的广告主们新的机会。
2017年4月开始商业化的趣头条,月流水最高的时候已可过亿。
腾讯的忧愁 提前狙击
来源:易观千帆指数 榜单日期:2018.3.11
腾讯作为BAT中流量霸主,已经在综合资讯前十的APP里占有两席,如果把腾讯新闻和天天快报两者合并来看,当然是最强的互联网公司。
但是如果把时间节点拉回到2017年底,情况就大有不同了。
在2017年12月新闻资讯类TOP25的榜单中,腾讯新闻排名第一,今日头条屈居第二。这才过了三个月不到时间,今日头条快速崛起,已经超越了腾讯新闻。
这就是腾讯的担忧,今日头条的野蛮生长也让腾讯这个流量霸主害怕了。
在去年12月新闻资讯类榜单中,趣头条以超过500%的增长速率令人格外眼红。同时在今年3月11日刚刚公布的运营数据中,前十的综合资讯类APP只有趣头条超过两位数增长,不少APP甚至用户下滑。
腾讯对趣头条这笔投资,就是在内容领域对今日头条的“狙击战”。
根据趣头条第三方广告平台的数据显示,趣头条用户与今日头条的重叠度只有20%,男女用户的比例大约为3:7,周人均打开次数超过50次,日均评论量超过28万条,人均阅读数超过20篇,以主导家庭消费的女性为主。
腾出看重的,或许就是趣头条与今日头条不重合80%的用户,去挖掘其中价值。
娱乐至死 垃圾遍地
当你打开趣头条,会发现和早期的今日头条非常像,打开首页,充斥着各式诱导性的标题和看起来并不高级的内容,在监管并不严格的情况下,而在一些小城市这样的内容被大众喜闻乐见。
根据周边使用趣头条用户爆料,用了趣头条大半年才分得30元红包奖励,难道用户的时间就这么不值钱?
互联网巨头带来的最大风险,就是滥用注意力经济。这不仅让传统的新闻人无处栖身,而且它们会根据不透明的算法,左右人们的想法,从而替代个人思考。
大数据把新闻变成了大宗商品一样,可以被推销,被实验,被优化。一片繁荣之下,看似产生了更多内容,可以覆盖更多人,结果却把人的视角变得更为局限和狭隘。
当人们在被海量碎片化信息填满的时候,再也没有时间精力甚至能力去汲取真正对自己生活有帮助的知识。当所有人在把知识变得娱乐化、碎片化的时候,我们的思考能力在退化,学习复杂的事物的能力会变低,我们要么变得越来越焦虑,要么变得越来越无知!
当缺乏优质内容时候,趣头条还能支撑起这么高的估值吗?
在资讯泛滥的世界里,总有一批人在追逐价值,也有另一批人在不断附庸流量。
回到产品本质上来看,作为阅读类产品,不管趣头条怎么创新,内容仍然是基础。如果一直靠红包持续烧钱,是无法获得真正有价值的用户。
我们尊重民众的选择,但是我们更呼吁着娱乐分级。我们呼吁着更加有质量、有品位的文章,让阅读更加有价值,而不是让金钱碎片化我们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