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
与李总聊天,他讲道:做了八年商业,在全国顶级的万达和龙湖都做过,虽然级别不是太高,但招商、运营等商业口都做过,对于传统的招商和运营度等套路活提不起兴致。
我能理解,这是职业上的7年之痒。其一李总属于典型的A型血,逻辑理性,勤于实践、善于总结,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套路;其二如今的商业在这20年里进步并不大,多是些修修补补的进展,没有真正的突破;其三不少公司都在总部定下了80%的框架,20%在项目公司来执行,不愿意让人窥得全貌。
这三条放在一起,李总想要突破的心态再正常不过了。我相信意欲在商业领域大展拳脚的李总,前途远大,一定能取得好的业绩。
提升
曾经李嘉诚老先生讲过商业要讲地段:第一个地段是整个商场在整个商圈、市域的位置,这就讲了在商圈和市域内的鸡头和凤尾的巨大区别。第二个地段是指您在商场或商街内的位置,讲了一步差三成的区别,第三个地段讲的您在业态中的位置,同样是做餐饮的,虽然位置都不甚至理想,但您比他们好就很好了。
所有的地段都是对着人来说的,毕竟所有的商业都是为人服务的,也都在赚人的钱。
早年间,易达性是商业繁华的必须条件之一,交通动线就是商业的血管,而人流或者是客流就是血液,二者相辅相成。
原本商业是生活的配套,仍是配角;如今商业是生活的一个部分,于是张总提出了生活动线的概念——如何让人们的感觉像是在家里一样,动线要让感到安逸。
人本
一切在于人、一切为了人。
商业的本质就是人,以人为本、为人服务。其他的如立面、装饰、造型、动线等都是手段。离开了目的,手段就是无本之林、无源之水。
商业的出路就在于多在人的需求上下功夫,多在人的消费情景上下功夫,多在商业的经营上下功夫,多在服务上下功夫,而不是只想着租金,只想着硬件的提升。
需要提升的多是软件,但软件更要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