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一篇《做人如草》的文章走红,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不惊不艳,细读之却如饴。
我们来看原文:
做人如草,低调就好!
虽然普通,却有自己的个性,
虽然渺小,却有自己的颜色,
坚强地生长,低调地活着。
做人如草,踏实就好!
不与大树争高低,
不与花朵比美丽,
有自己的姿态和特点,
风来,吹不倒,
雨来,淋不跑。
做人如草,努力就好!
忍得住孤单,耐得了寂寞,
不会在孤独中消极,
不会因为寂寞伤心,
把时间用在努力提升自己上。
做人如草,平凡就好!
不羡慕花朵的芳香,
不嫉妒大树的粗壮,
即使普普通通,也不放弃生长,
就算平平凡凡,也不求人可怜。
做人如草,充实就好!
坚定不移地站在自己的岗位上,
随风摇摆,却不轻易倒下,
被雨冲刷,却不改变色彩。
做人如草,豁达就好!
虽小,心胸开阔,
虽弱,内心坚强,
开不了花,依然不放弃生命,
结不了果,依然会努力活着。
做人如草,
在平淡中活出自己的性格,
在雨水下彰显自己的独特。
就算某一天生命到了尽头,
也从来不后悔,
至少来过、活过、奉献过!
做人如草,是活给自己看的。
做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
没有人鼓掌,也在努力生长;
做一棵自力更生的小草,
没有人心疼,也要无比坚强;
做一棵一身傲骨的小草,
没有人欣赏,也要活得漂亮。
快乐是自己给的,
幸福是自己经营的,
成功是自己努力的。
做人如草,
不需要人人都理解,
做事尽心尽力;
不需要人人都喜欢,
做人坦坦荡荡。
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
看完文章,不知道你有怎样的感想。
反正我觉得,对于小草,我们有太多的赞美,比如昙花再美不过惊艳一瞬, 小草虽微却是四处荣生。
连龙应台都在《亲爱的安德烈》里写道:大树有大树的长法;小草有小草的长法;这世上大部分的人,都是小草。你不是孤独的。
《十宗罪2》有一句话给人印象深刻,里面说:如果仔细倾听被遗忘的角落,会听到,每一株小草都有微小而洪亮的声音;如果向着尘埃俯下身去,会看到,每一只蚂蚁都有着卑微而坚强的微笑。
汪涵在《开讲啦》也有一句经典,他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株特别健康的植物,惟有植物才不会自卑,你从来没有看见过一株小草,在一株大树旁边那么的自卑,低下头颅不敢往上生长。
泰戈尔在《飞鸟集》里这样赞美小草:小草呀,你的足步虽小,但是你拥有足下的土地。
看起来,像小草一样做人,或者直接做小草,何尝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但有没有发现,最快乐的生活像小草,最悲惨的生活也像小草,它虽然顽强、向上、不屈、不自卑,但如果身处密林之中,被参天古木遮挡,想获取些微的阳光都不可得。
如果身处草原上,看似天高云淡,但被无数翻飞的马蹄踩踏,被车辆辗压,即使再顽强,也可能永远无法翻身。
俞敏洪有个观点,我很赞同,他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的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颗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
第二种方式:像树一样成长
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很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荫。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这是我们每个做人的标准和成长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