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琳:粤港澳大湾区给企业带来九大新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世界第四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很快就要出台,将打造成世界级的湾区。作为世界四大湾区之一的粤港澳大湾区,被视为中国经济的一个新增长极,受到国内外高度期待。
粤港澳大湾区正迎来广阔发展空间,纳入大湾区的9个城市经济总量接近纽约湾区,拥有16家世界500强企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潜力巨大,实力丰厚,前景无限。一幅创新画卷正在粤港澳大湾区徐徐展开,要素加速流动、竞合有序、协同发展的共同市场正在不断形成。
“打造世界一流粤港澳大湾区”给中外企业,尤其是国内民营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且机不可失!
具体地说,大湾区将有以下九个方面的投资新机遇值得关注:
一是要抓住创新驱动发展带来的机遇。大湾区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一大批新型创新性企业,促进湾区经济新发展,其中最大的机遇就在于创新成果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聚焦国际、国内的创新资源,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二是强化教育医疗人才、社会保障、生态等领域的合作,促进港澳居民在内地学习和就业生活的便利,建设宜居、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三是要抓住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大湾区目前有着较好的基础建设条件,但仍存在着短板。其中最大的短板在于机场、通用航空等基础设施领域,打造世界级的港口群、机场群,将给飞机租赁业带来新机遇;此外还有管廊管道、5G等网络技术设施、服务型码头建设等领域。
四是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标国际通行的规则,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培育国际合作新优势。
五是要抓住建设现代农业的机遇。
六是要抓住完善大中小城市和特色小镇合理布局、功能协调的机遇。
七是要抓住以市场机制突破行政壁垒带来的政策机遇。
八是抓住大湾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机遇。
九是抓住大湾区旅游业开发机遇。据统计2016年香港、澳门和珠三角9个市共接待游客人次超过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万亿元。大湾区的建立将给旅游业带来一波强红利!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里“宜游”的定位,三地就进一步深化旅游业合作进行了协商。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虎门二桥等跨湾区交通改善,夯实旅游“硬连接”;减少通关障碍,提高申签速度,放宽港澳居民自驾车进入内地限制,降低旅游交通成本,提升旅游管理服务水平等,通畅旅游“软连接”。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建成国际级的休闲旅游目的地、无障碍旅游区以及世界级的品质旅游合作区。
总之,中外企业尤其是国内民营企业可分别以其中一个城市为核心,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参与大湾区竟争,以谋求发展壮大。
作者简介:王先琳教授 中华企业文化网专栏作家、企业文化大学堂领衔专家、中国亚太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营销咨询网专栏作家、全球品牌网专栏作家、清华大学领导力培训导师、中国讲师网资深管理专家、中国培训网培训专家、资深培训导师、策划师和企业品牌战略规划与推广专家;著有《管理的学问》、《人生如歌》、《品绩力就是生产力》、《新闻之后闻》、《品绩教练模式》、《民警瞬间击毙战术的运用与案例剖析》《品绩产生奇迹》等多部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