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僚杨公风水馆
风水二字,看似如旧社会的迷信,但是去看看那些千百年的古村,无一不是将风水运用到淋漓尽致,你就会知道什么叫古人真正的智慧。 在江西,就有这么一个典型的风水古村,此村在明代时就有数十位风水先生先后就职于皇室,还勘定过明十三陵、故宫紫禁城、长城等建筑杰作。 它就是兴国县的三僚村 这个看似避世的村庄,在唐末至今的千余载光景中,一直默默传承着一份特殊的“本事”—看风水。 一个因风水而风生水起的古村 在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后直捣长安,京中权贵人士纷纷逃难,这其中就包括三僚村的祖先杨筠松,当时就是在朝廷掌管灵台地理之事。 在南下的途中,本就擅长天文地理之术的杨筠松,发现三僚村的地形构造竟像一个堪舆罗盘,盆地中一座石头山上的方位造型也形如罗盘中的指针,是绝佳的风水之地。 于是,携带者宫廷堪舆(风水)秘籍的杨筠松,带着他的两个弟子就此搭建了茅棚住了下来,一人一座茅棚,茅棚为“寮”,故称“三寮”(为“三僚”)。 以前,风水一直是皇室独有的文化,而后,民间也开始兴起,达官贵人、土财主们在建造房屋时,是一定要先请有名的风水师勘探的,也将风水这门文化推向了高潮! 赣南自古以来,以杨公风水著称天下 自从杨公与其弟子定居三僚村,而风水也就成了这个小村的代名词,有了名气的三僚村风水师们,渐渐开始由民间走向皇室,更是确立了三僚风水在江西形势派的正统地位。 与其弟子曾文辿、廖金精亲自勘测和主导施工的风水作品,如珍珠散落在赣南山水间。兴国三僚风水村等地,留下大量的风水遗存。 距史书不完全统计,三僚村一共走出过24位国师,72位名师,36位钦天监灵台博士,可谓代代名师云集;可以说世界风水在中国,中国风水在赣州,赣州风水在三僚。 像许许多多从中原逃难南下而兴起的古村一样,三僚村也是一个有着浓厚客家风味的古村,但是没有哪个客家古村如它般将风水刻在骨子里,印在血脉中。 三僚村,一座“易学博物馆” *鸳鸯溪* 从高处俯视,你会发现三僚的地形还酷似一幅阴阳太极图,原来是因为村里有两条弯延曲折的溪水平行地流淌在阴阳两极之间,溪水流至杨公祠前则二溪合而为一地形成了一条大溪流。 大溪流源头的水温左右两岸竟相差5、6度。缘由合二为一的那两条溪流水温不同,村里人把左边那条水温更冷的叫阴溪右边那条水温更热的叫阳溪。 *蛇形祠* 蛇形祠是曾氏一个房祠,祠建正在后龙山一个蛇形山梁之下,整个祠以蛇的特性设计,顺应了风水的考量。 *杨公祠* 三僚杨公祠,始建于元朝末年的至正年间,祠堂位于三僚村盆地的中央,民间俗称“杨公金身”,是世人为了纪念风水大师杨筠松而建的。 风生水起的传授,总是让人眼前一亮,而真实的幸福却总像水中的亭台,即使清晰地看见了,但一拥抱,它就化了。 坐标:江西赣州市兴国县梅窖镇三僚村 自驾线路: 自驾车往南上赣粤调整G45至吉安,在吉安往东上泉南高速G72(石吉段)往石城方向行驶20分钟左右,在“兴国东梅窖”出口下高速,再往三僚村行驶6公里即可到达三僚村 如今,从三僚村走出的风水大师 个个也都是颇有些名气 风水这个事 也已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三僚曾凡林先生介绍 1963年出生于兴国县三僚村风水世家,为风水祖师曾文辿后裔。家族历代以看风水为业,从小耳濡目染三僚杨公风水术,18岁开始随父亲学习传统杨公风水。在父亲口授亲传和实践指导下,精通杨公风水各种秘术,至今职业看风水30余年,作品遍布全国各地。对阳宅、阴宅、寻龙点穴、分金定向、企业办公、家居布局、择日等都有较深的实战经验。长期应用三僚杨公风水术造福有缘人。 联系人:曾先生 电话(微信):18079792785 苹果手机赞赏专业链接扫二维码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