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都是如何跨界的
团队给我的主题是“跨界”,那我今天就聊聊这十多年来在投资领域的一些观察和心得。
首先,我们看到趋势的变化:从最早互联网崛起仅仅在线上,到后来2005到2010年这几年时间,我们看到电商化、娱乐化等趋势。
但在这十年中其实很大程度上线上和线下还是割裂的。到了2010年以后,我们称之为“O2O”的时代。这个词现在用得也不多了,但是“020”时代改变了线上线下的割裂,线上开始给线下导流,团购打车就是那个时代崛起的。
再到近几年OMO,线上跟线下开始结合。这意味着线上与线下的信息流量开始互动,线上与线下双向流动、双向赋能。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在新零售领域。这个领域原来是线上的生意,现在不仅仅是线上了,有很多互联网的创业者开始往线下靠。各种视频终端、各种新零售的模式都在冲击着零售的市场,改变消费方式和消费者体验。
其实很大程度上阿里就是在布局一张消费者的网络,他们所投资的一些新零售企业,都是为了更好的贴近用户,让信息流消费商品的流动更加扁平化。
出行也是一样。在出行这个领域,共享单车市场开始对整个出行市场带来一定的挑战与冲击。新的消费方式或出行方式,会因为智能化终端的出现,产生一些新的机会。原有的所谓“O2O”的项目也会因此遭遇新的挑战和冲击。
举个例子,像我们投资的一家公司叫keep,是健康领域的一个新兴公司,现在有大量的用户在用它的视频健身。它不仅仅是线上的生意,现在正慢慢地往线下靠。10分钟卖了一万台的跑步机,他希望逐步地改造线下,不仅仅作为一个移动端的APP。
所以,线上有一些新兴的用户和产品起来之后,通过用户端的抓手获取到用户数据,再慢慢跨界,产生一些新的商业模式。这些商业模式不仅仅是线上,不仅仅是广告,不仅仅是会展,也可能是线下。
腾讯、阿里也不例外。阿里是纵向的跨界,从原来做B2B到做淘宝,在淘宝的基础上去延伸支付宝,在支付宝上又做金融,蚂蚁金服。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的巨头,他们开始都是专注在某一个产品、某一个用户端去获取用户的交易、用户的需求。在产生一个足够大的用户量以后,他们完全有能力跨界做更多的事情,这就是互联网的机会。
再就是美团,它的纵向跨界特别明显,从外卖到电影再到出行,最近还并购了车。
那么跨界本身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哪里呢?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竞争力来自于数据。通过原有产品的抓手获取到用户的消费数据,然后用算力、算法去开发新的业务。
很多公司不会只做单一产品,他们慢慢通过数据的抓手、数据的使用,可以延伸出新的东西。从中我们看到数据和算法的使用和作用在不断提升,这是近几年发生的。因此,数据是一个很关键、很核心的东西,最近脸谱的数据流失其实是反应了大家对数据、用户数据的关心。
未来3年的创业机会
在这里我还想说的是:有了数据,有了信息,AI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什么。
和以往不一样的地方是PULL跟PUSH。
今天有了这样一个数据时代,有了大数据AI,其实我们进入到了一个PUSH时代。这意味着现在是信息找人、商品找人。在用户端、在消费的过程中其实留下了大量痕迹,通过不同的手段我们可以更好地为用户做推荐。
在2C领域,现在还是有蛮多的机会,这个机会在哪?我觉得仍然在两方面:一个是如何更好抢占用户的时间,如何用降低制作门槛、消费门槛的方式去更好地获取用户的时间,这在用户端、内容端有很多创新的可能和空间。
另外一方面,我觉得在消费的场景,如何更好的去抢占用户的钱包。在这个消费场景里有一些机会在微信的生态上。微信的小程序实际上已经开放出很多机会。所以现在很多新兴的公司都会在微信的生态领域去获取流量红利,从而产生一些消费场景去抢占用户的钱包。
线下是在智能终端方面,从办公室到社区店都是新兴的场景,这些都是大家在布局的一些机会。
在“2B”领域,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大部分的趋势或者机会都在“2C”,“2B”这一块我觉得现在刚刚开始,需要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因为很多企业为了提升竞争力,开始意识到数据化、智能化的重要性,以及有了提高自身效率的需求,所以“2B”在未来三五年有很好的机会,这当中包括了金融、医疗还有制造业。
结语 最后我想和大家总结一下:其实现在的创业跟以往很不一样,以往的创业可能大家做好一个用户端,做一个好的线上产品,你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比较好的巨无霸或者独角兽。
而现在的挑战在于跨界本身,如果你仅仅做单一的产品其实是不够的,更需要的是去结合线上与线下、或者是行业的支持来捕捉一个新的机会。在此当中我觉得数据的不断积累是很关键的,我们要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更好为用户服务。
“2C”领域我们看到空间依然很宽阔,但是要明白里面的细分在哪里。“2B”的领域蓄势待发,金融、医疗都有很多机会,对团队来说要考验的是自身的跨界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