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价下的困惑,我们到底要核心技术还是房地产?


 高房价下的困惑,我们到底要核心技术还是房地产?

  过去十余年,假如您手握几套一二线城市的房子,如今轻松晋升至高净值群体,不存在阶层固化的问题。确实,似乎谁也不能想象到,十余年前廉价的房子,如今却逐渐变成很难高攀的奢侈品。更有部分地区的房子,动用全家的毕生积蓄,也未必可以交上首付款。

  同样是一百万元人民币,十年前可以轻松在一二线热门城市购买一套比较优质的房子。然而,十年后的今天,这一百万元或许连一二线热门城市房子的首付款也不足以支付,甚至仅能够勉强购买一套小面积的三四线城市的房子。与之相比,十年前购买A股市场的某一家上市公司,十年后的今天或许还是维持当时的持股市值。在实际情况下,除了幸运购买到一些核心白马蓝筹股票的投资者外,多数投资者的持股市值却缓慢增长,甚至还处于负增长的状态。

  由此可见,当初的一百万元,因错过了购房的黄金期,而被动缩水贬值。纵观这些年国内多数投资渠道,似乎唯有房地产市场可以保持如此高居不下的涨幅增速,而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因此拉开,近年来社会阶层固化的问题也愈发明显。

  有时候,与努力奋斗相比,选择往往更显重要,对于这一个现象,确实让人感到哭笑不得。

  十年前,同样是高校毕业的毕业生,有的人去了科研机构做科研、做研发,一埋头苦干下去就是十年的光景。然而,十年间因过于钻研,多年来积蓄已久的薪酬却远远买不起房,即使获得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扶持,但距离拥有自己产权的梦想还是相差很远。

  至于有的人,毕业后热衷于创业,恰好碰上了创业政策的扶持期,但因期间创业者众多,竞争异常激烈,经过艰难地拼搏才得以存活下来,并逐渐壮大。然而,创业多年,企业的年均利润率还不到10%,这已经是众多竞争创业企业中相对较好的成绩。殊不知,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实干做实业,却比不上同期的炒房客。

  还有一种人,既不热衷于搞科研,也不愿意创业,但却拥有一定的资金优势。然而,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年来什么都不关心,只关心房价的起落,做起了专业炒房客。十年后,通过低位大量囤房的人,却成为了最大的赢家。若在一线城市核心区域内,手握十套房子,那么潜在价值就可能达到数千万乃至上亿的水平,远比搞科研、做实业强多了。

  这些年间,国内房地产市场永远上涨的言论,似乎成为了一种共识。虽说这一言论有违常理,但从近年来国内房地产市场易涨难跌的运行表现来看,却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把买房当成了一种信仰。殊不知,对于不少人来说,买房不仅仅是为了刚需需求,而且更多还是为了囤房增值,而对于他们来说,却始终坚信房子越多安全感就越强了。

  房地产市场易涨难跌,不仅与土地供应、人口增速、货币经济政策有关,而且也与调控政策以及地方考核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性。

  或许,对于近十年来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火热现象,从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高速城镇化的刺激。但,因社会核心资源的过度集中,却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向了北上广深等核心热门城市。

  人口增速加快、产业高校资源高度聚集,加上本身土地供需关系的失衡影响,却变相推高了当地的房价水平。但,因城市吸引力过大,加上资本逐利效应,越涨越高的房价却吸引到更多的人,购房需求供不应求。

  要实现落户,享受当地的保障配套服务以及未来孩子读书、自己养老的需求等,最佳的策略就是购房。实际上,在国内,一套房子捆绑着诸多的利益,同时也代表着个人的身份象征,而对于外来人口而言,要想在这个城市扎根,并从根本上改变以前的命运,购房无疑是最佳的选择。然而,因需求旺盛,房价水涨船高,落户城市以及购房门槛也在不断抬升,有的家庭为了改变命运,甚至动用全家人的积蓄付上首付款,而之后再辛苦二三十年的月供,才得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命运转变。

  在阶层晋升通道逐渐收窄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争取在阶层晋升通道完全关闭前实现阶层晋升,甚至不惜动用全家族的力量到大城市购房落户,对他们来说,或许还是值得的。

  但是,现实残酷,随着房价的持续高涨,即使动用全家族的财富积蓄,也未必可以交上首付款。带着遗憾的他们,有的选择坚守,期待房价下跌的一刻,有的选择回到自己原来的家乡,带着遗憾离开大城市。

  不过,对于这两年的房地产市场,却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效应。具体而言,一边是一线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趋严,成交量骤降,价格保持平稳甚至稳中小跌;另一边则是三四线房地产市场的量价齐升,部分区域的房价在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内实现了翻倍。

  实际上,对于这种现象的发生,还是政策的引导作用。在旧城改造、棚改货币化的刺激下,需求一下子得到了激活,而大量拆迁户拿着大量的补偿资金到城市中购房。对于有的补偿数额巨大的家庭,甚至选择批量购房,而在需求瞬间激活的影响下,却加速了三四线城市房价的上涨。由此一来,对于刚刚选择从一线核心大城市退守的人来说,无疑陷入到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因为,对于他们而言,这些年在大城市打拼的财富不仅不能在一线二线热门城市缴纳首付款,而且随着三四线城市房价的飙升,自己手中的钱也很难在家乡购买到合适的房子了。

  受此影响,面对进退两难的年轻人来说,购房已经是一种奢侈品。至于依旧选择坚守一二线大城市的人来说,不仅存在购房难题,而且随着房价的水涨船高,却带动了相关生活成本的大幅上涨,相应的房租租金也应声上涨。由此一来,对于他们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买不起的问题,而且还处于租不起的状态之中。

  除此以外,对于做实业的人,近年来也深感高房价下的压力。在实际情况下,本来需要忍受持续攀升的人工成本因素,而随着房价的持续攀升,却带动着租金成本、各项成本因素的上涨,而在成本持续攀升的背景下,做实业的艰难程度也愈发明显了。

  专注于科研、搞技术的人,买不起房;带有梦想的年轻人从买不起到租不起的转变;实业家实干家比不上炒房客等,这系列现象,实际上也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很显然,当我们的梦想还是紧紧围绕着房子的时候,这往往是很危险的。与此同时,在全民沉迷于房地产投资的时候,实际上也会约束到我们的核心创造力与核心竞争力。

  或许,在实际情况下,搞芯片、搞研发本身是一种持续烧钱、研发成本高,且投资不确定性较强的过程。对于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以及核心芯片、核心技术的打造,仅仅依靠几家核心企业的努力还是远远不够的,可能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并有一个长期不断投入的艰难过程。与之相比,发展房地产却无需耗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而凭借以往熟练的模式,就足以保障地方业绩以及经济的持续增长。

  但,需要注意的是,发展房地产会带来阶段性繁荣,但却削弱了我们的核心创造力与核心竞争力,对未来数十年的经济发展以及未来中国在世界大舞台的比拼并无太多有益之处。与之相比,对于大力发展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则关乎到未来数十年的发展命运,也是提升我们在世界大舞台核心话语权与定价权的核心所在。虽然研发与投入过程漫长,获得成果的过程非常艰辛,但为了未来的发展命运,就必须把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拿下,而以往过于注重房地产的发展思路、过于依赖房地产的土地财政模式,也应该有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也是关乎我们发展命运的关键所在。

  归根到底,对于未来全球大国之间的比拼,更大程度上属于核心技术、核心人才以及核心竞争力、创造力的比拼。对于国内长期存在的高房价现象,并非我们炫耀的资本,而高房价捆绑年轻人创造力、竞争力的现状,也该要告一段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