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为经济学家当然有极强的个性


 

    有资深网友问,苗老师,您做经济学家也有七八年了,能否简要谈一谈自己的心得?我苗实回复道,可以,做经济学家,首先要懂得为人处世,而为人处世的最佳状态是不卑不亢,自信自然自在。然后,坚持做自己,特立独行,保持个性,矢志不渝,百折不挠,数十年如一日,才能成人成事。与此同时,一个人,从生来没有学问,到真正有学问,进而成名成家,就必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读书增长不了见识,不行路丰富不了阅历。当然,一个人,没有见识和阅历,就不会有真正的学问,根本不可能做经济学家。大家都知道,学术界最讲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说白了,经济学家一定有自己极强的个性,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抹杀个性,如果抹杀了,经济学家的观点就会扭曲,就失真了。当然,就没有生命力了,变得毫无意义。更进一步讲,一个经济学家,越是争议大,说明他的观点,越有生命力,当然更有价值了。那么,可想而知,没有人会没事干,去浪费宝贵的时间或精力,来争议一个毫无价值的经济学家及其观点。换句话说,一个经济学家及其观点,越有争议,就代表越有现实意义,越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可能性。那么,这样一来,经济学家自身就不能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和评价,否则只能让自己做事放不开手脚,犹豫不决,失去自我,失去个性,丢失自我的价值。当然,经济学家的个性被完全抑制住了,就会畏首畏尾,胆小怕事,思想就禁锢了,不敢去独立思考,进而发表新的观点了。所以,做经济学家,有两点很关键,一个是坚持自己所选择的,相信自己所坚持的,才是属于你自己的正确道路;另一个是别人怎么看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做你自己,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过去,在经济论坛,由于我是网红经济学家的缘故,树大招风,人红是非多,某些人就经常攻击我,极尽能事对我进行糟蹋抹黑,目的是打倒我。事后,仔细琢磨,他们根本不可能用唾沫淹死我,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真金不怕火炼,而我作为经济学家当然有极强的个性,他们那么厌恶我,无他,只不过是没有欣赏我之个性的能力罢了。而且,我既没有什么过错,也没有占谁便宜,更没有违法乱纪,一直在读书研究创作,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功到自然成!

 

    作者简介

    苗实(原名张春田,字苗实,号道邻,常用笔名苗实,苗实力,师说奇人,向吴林深学僧),陕西之西府眉县人,著名农民经济学家,大众读物类作家,文化人生精神导师,经济论坛网络红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人大经济论坛版主,经管之家巨擘级原创会员,天涯经济论坛牛人,新结构发展研究院(筹)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被誉为中国最富争议的民间经济学家之一,著有《中国经济如是说(47万字)》《学术人生沉思录(32万字)》《林毅夫学术批评(30万字)》《学者苗实自选集(39万字)》《苗大师真话实说(63万字)》《现代达摩独自悟(28万字)》《观财经社会人生(41万字)》和《教坊堡狂人日记(约16万字,待整理)》,现有《中国经济点分析》上中下三册正在创作中,编有《苗实现象争论(16万字)》和《中国经济指南(637万字)》一至十六册,欢迎阅读指点。

    1996年9月—2001年7月,在宝鸡文理学院,攻读物理学专业,大二开始利用闲暇进行经济学学习研究;2001年8月—2013年9月,在苗实研究室,私淑京城四老四少诸位先生和林毅夫老师,从事经济学与中国经济研究,尤其专注于经济转型中的制度宏观与三农问题;2013年10月—2014年4月,在西北大学,师从著名经济学家白永秀教授,就区域经济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并担任陕西永秀经济管理研究院兼职研究员;2014年5月—2017年底,在民间智库国家转型研究院(筹),继续经济学与中国经济研究;从2018年起,正式告别独立经济学家生涯,转型做农民经济学家,在民间智库新结构发展研究院(筹)专注于新结构经济学与中国改革发展研究。

    2009年9月以来,在经管之家,草根网,人大经济论坛,天涯经济论坛,凯迪社区,新浪微博,易汇网,新浪杂谈,中华论坛,新浪博客,博客中国,中经论坛,凤凰博客,天涯博客,价值中国,经济学家论坛,精英博客,北美博客,和讯博客等多家网站发表大量文章,深受广大网民喜爱,名声大噪,轰动不断,在经济学界或财经评论界享有广泛声誉,在中国网络媒体具有较高知名度。经相关统计,苗实自发表文章以来的多部系列作品目前为止已经有15836人次下载,各种文章累计点击3000多万人次,收到回复8万多人次,专门评论文章53人次。

    与此同时,白永秀老师,林毅夫老师,徐洪才老师,邱晓华老师,郑风田老师,余丰慧老师,丁志杰老师,朱为群老师,李炜光老师,董彦岭老师,李骥老师,冯剑峰老师,石述思老师,魏延安老师,何全胜老师等专家教授,为拙著《中国经济如是说:思考·改革·转型·探索》,或作序或写评语或写推荐语;与林毅夫老师,鞠建东老师,王勇老师,王福重老师,奚君羊老师,冯剑峰老师,巴曙松老师,余丰慧老师,朱海就老师,王占阳老师,董彦岭老师,李山泉老师,蒲勇健老师,王福生老师,刘向晖老师,石高宏老师等专家教授交流过,或分别向他们请教过,相关内容见拙著《改革转型如是说:与林毅夫教授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