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李银河老师请教独身问题


 

    昨天,我苗实问了中国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一个问题,李老师,我已经45岁,独立经济研究超过二十年了,在中国经济学家圈小有名气,当然也有许多经济学家朋友。在个人著述方面, 有三部五本代表作。可以说,我能够成为目前这样,只因为自始至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有个性的自己,真真正正成为有个性的自己,进而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 的个性人生。在这个过程中,我先是打破了高中物理教师的铁饭碗,后来又辞掉了研究院的工作。说白了,我喜欢单打独斗,不愿在组织里躲来让去委屈自己,甚至包括家庭这样的基础组织 ,自己也一直不是那么热心去组建。那么,我就想问,在中国当下这个亦新亦旧的时代里,崇尚并践行单身主义,是个别现象,还是群体现象?还有,除了经济学一代宗师陈岱孙教授,能否 再举几个中国学者的例子?今天,她回复道,独身主义是世界潮流,有愈演愈烈之势,欧美达人口一半以上,日本40%,台湾40%。原因很多,离婚成本太高,由于预期寿命延长导致的对婚 姻的厌倦等等。知识分子里做此选择的比例更高,我所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就有不少,还有不少女性学者也选择了独身,活得很惬意。下来,网友往事随风微博2018也问了一个类似问题,李 老师,想问问你怎样看待不婚主义和丁克家庭?如果一个人完全有能力照顾好自己,觉得自己一个人生活无忧无虑很愉快,真的可以不结婚吗?或者你觉得大部分人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平庸 的?她回复道,现在欧美国家大多独居人口超过总人口半数了,中国独居人口也达两亿,所以人真的可以不结婚不生孩子了。但结婚生孩子也不一定就是走向平庸,只不过是另一种生活方式 而已。2017年4月30日,网友问道,你好李老师,当人有意或被迫独身,这对于始终希望子女成家立业的父母而言,是不是一种不孝呢?她回复道,按照传统观念,独身是不孝,因为无法为家 庭传宗接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嘛。但是按照现代观念,孝顺不是最重要的人生价值,把自己的快乐放在第一位,因此而不结婚不生孩子也不犯错误,没有什么不好。对于李银河老师的这种 观点,我苗实是赞同的,人生在世,可以结婚,可以独身,顺其自然。当然,结婚也好,独身也罢,只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各人适合什么,就选择什么,只要在自己开开心心的同时,承 担得起自由选择的代价,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