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别让追逐时髦的人误导你的“学习”


警惕:别让追逐时髦的人误导你的“学习”

 

随着小米即将高估值IPO。一大帮追逐时髦的人开始拿小米说事儿。比如,今天就有人在微信群里兜售《小米的人才培养秘籍》。如果你也是简单追逐时髦、追逐热点的人,恐怕难掩好奇,要点开“学习”。但是,如果你是一个珍惜自己时间的人(毕竟,对一个企业家和管理者来说,你最宝贵的时间是资源),建议你在点开这种文章前,先花一两分钟时间想想,评估一下这篇文章的价值和可信度。比如,你可以问问自己:

1.小米成立几年了?第一个产品何时推出的?它正处在企业发展的哪个阶段?它成立后的这几年,主要精力是在摸索建立商业模式、求生存?它的人才策略是什么?主要是靠挖人来驱动业务?还是靠培养人来驱动业务?

2.通常,我们“学习先进经验”,主要是向成功者学习。因为,只有成功,才能证明它的人才培养实践是被验证过、被证实的。问题是:仅凭小米IPO时的高“估值”,就能算它成功吗?就算是阶段性的经营成功,就能由此就推导出它的人才培养成功吗?

3.换个角度,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思考,人才培养需要经历什么样的阶段?需要经历什么样的周期、花费怎样的时间和心血?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才,培养的方式、需要的周期是不一样的,你想学的小米“人才培养”秘籍中的“人才”是哪一类?以高端经营管理型人才为例,且不说小米的人才培养周期有多长,就算是从它成立之日就算起,这个时间能成功培养出独领一方的“经营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吗?再怎么“快速迭代”,能够超越人才成长的周期规律吗?

因此,真正的“学习”,千万不要追时髦、赶热点。如果你真的想学习“人才培养”,不妨去选择那些经过了几个人才培养周期的成功实战检验的、典型的“人才驱动型组织”,去看看他们是怎样培养人才的。这样,你才能学到真正可供借鉴的“秘籍”。

总之,简单地追时髦、赶热点没有前途(当然,简单追时髦、造热点的人也不负责任)。只有在审慎判断的基础上找到真正的“学习标杆”,然后用心探询成功的规律,立足规律、认真实践,才能真正学到“真知灼见”,才能历练出属于自己的“真功夫”!

 

【程建岗: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校友导师、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职业经理训练中心“整合实效管理”首席专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