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新闻360》报道:近期,徐州地区部分市场销售“瘦肉精羊肉”的事情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调查部分“瘦肉精羊肉”来自山东聊城冠县一家屠宰场。
为逃避检查,老板将“瘦肉精羊肉”和普通羊肉混着卖。
这家屠宰场负责人透露,徐州地区有十几个大的牛羊肉批发商都是在他这里拿的货,而且以“小料羊”,即“瘦肉精羊”居多。
“瘦肉精”究竟为何物
“瘦肉精”在我国绝对是个敏感词,被严格禁止在畜牧生产中使用。
我国规定在肉制品中的检出率应该为零,是饲料、兽药和畜牧业的一根“高压线”。
“瘦肉精”的称呼很形象。
这源于它们可以促进食品动物的蛋白质合成,加速脂肪的转化和分解,会让其多长瘦肉、少长脂肪,提高瘦肉率。
应该指出,“瘦肉精”并不是一个专业术语,目前也不是单指某个物质。
在我国“瘦肉精”通常是作为一个统称。
主要是指能够促进动物瘦肉生长、抑制脂肪生成的物质,如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一类药物。
而在饲料行业起初则被隐晦地称为“育肥素”。
20世纪80年代,国外开始“瘦肉精”作为动物促生长剂和饲料添加剂的研究。
我国对“瘦肉精”的使用可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
但是,随后国内外发现多起人食用残留量较高“瘦肉精”(如盐酸克伦特罗)肉品,尤其是内脏引发的中毒事件。中毒症状包括头晕、恶心、手脚颤抖、心跳加速甚至心脏骤停致昏迷死亡等。
高血压、糖尿病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等患者及老年人更易中毒。
鉴于此,国家农业部1997年发文禁止“瘦肉精”在饲料和畜牧生产中使用。
2011年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在《“瘦肉精”专项整治方案》中又载明包括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西马特罗在内的16个“瘦肉精”品种。
“瘦肉精”到现在已经有三代产品
一代产品代表是盐酸克伦特罗,二代是西马特罗,三代为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
有研究指出,与前两代产品相比,莱克多巴胺代谢快、残留少、较少蓄积,毒副作用小,人类中毒剂量远高于肉品残留量。
但其使用前提是肉品上市前其残余量须低于一个安全值。
有人认为合理规范使用莱克多巴胺是其“扬长避短”的一个途径。
比如在牲畜出栏之前的一段时间停止在其饲料中添加莱克多巴胺,即设定停药期,便可通过牲畜自然的新陈代谢将其排出,达到“残留安全值”。
这样出品的肉类被有些国家认为是对人体安全的。
但也有人坚称莱克多巴胺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对人体的毒副作用不可轻视。
各国对莱克多巴胺的态度并不统一
大致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包括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允许使用莱克多巴胺。
美国批准猪、牛和火鸡可食用莱克多巴胺,但鸡和羊则禁止食用。
其中,用于猪的商品名为“培林”(Paylean®),用于牛的商品名为“欧多福斯”(Optaflexx®),用于火鸡的商品名为“汤玛士”(Topmax®)。
美国食药局规定,牛肉和猪肉中的莱克多巴胺允许残留量分别是30和50ppb(1ppb为1ppm的千分之一,即十亿分之一)。
这个标准相当于允许每千克肉中残留30~50微克培林。
在这个残留量下,一个50公斤的成人每天吃上一、两千克猪肉或者两千克牛肉都被认为是很安全的。
第二种是对本国的畜牧生产不允许使用莱克多巴胺,但是允许进口部分莱克多巴胺肉品,比如日本和新西兰等国。
允许培林残余量范围大致在5ppb到40ppb之间。
第三种则是一律禁用莱克多巴胺,其中包括欧盟、中国等。
而对于克伦特罗,欧盟、美国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已禁止其在食品动物及其产品(动物源性食品)中使用。
使用“瘦肉精”有其显而易见的商业价值
以莱克多巴胺为例,有研究指出,每一吨饲料中只要加入不到20克(即20ppm)即可增加畜禽24%的蛋白质产率,同时降低其34%脂肪产率。
它的添加可改善动物体对营养成分的利用途径,减少脂肪组织的增生,提高瘦肉率、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
对于养殖户来说,可以明显减少饲料投入,提升料肉比,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使用过“瘦肉精”肉品中的脂肪层明显变薄,迎合了消费需求。
“瘦肉精”也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疏于管理,放任“瘦肉精”在牲畜饲养过程中的随意使用,则会带来严重后果。
2009年2月,广州食用猪内脏中毒的46人经疾控部门实验室检验,确认因“瘦肉精”引起。
2011年4月,湖南长沙五丰村参加婚宴的286人,因食用含“瘦肉精”食物中毒。
2012年8月,湖南株洲发生食用含有“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牛肉引发的集体食物中毒,共发病85例。
2016年1月,国家食药监总局组织的抽检中,郑州市二七区大学路30号永辉超市河南有限公司经营的羊肉、内蒙古科尔沁牛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郑州大润发商业有限公司销售的羊肉检出“瘦肉精”克伦特罗。
2017年6月,北京市食药监局在两家餐饮企业生产的牛肉制品(五味牛腱、酱牛肉)中抽检含有“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
“瘦肉精”也曾导致运动员受牵连。
典型的案例是,奥运冠军佟文在2009年荷兰鹿特丹柔道世锦赛赛后尿检呈阳性,2010年5月,国际柔道联合会对其作出“两年禁赛处罚”。
佟文的教练吴卫凤认为,“她(佟文)应该是无意中吃了含有大量瘦肉精的排骨才造成这样的后果。”
更有甚者,2011年4月10日,欧足联在其官网上对球员发出警告,告诫球员们前赴中国和墨西哥时,要注意食品来源,避免误食含有“瘦肉精”的食品,从而引起药检不合格。
目前,我国畜牧生产集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度以及追溯系统、市场监管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加上“瘦肉精”事件频发,都直接影响到我国“一刀切”地全面禁止生产、使用各种类型的“瘦肉精”饲料的决策和制度规定。食品安全宁严勿宽绝不是一句空话。
换句话说,即使莱克多巴胺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安全性,但如果生产使用者自律程度差、监管不完善、追溯程度低而导致不可控,政策制定者也可能难以就其推广实施,哪怕是允许莱克多巴胺肉品进口行方便之门。
往大了说,还会涉及到贸易平衡、贸易保护、产业政策、公众情绪,甚至政治博弈等等方面。
这不是耸人听闻。
《活着要懂添加剂》一书就描述过在宝岛台湾,围绕是否允许进口美国含莱克多巴胺肉品所上演的一出涉及两任“总统”、剧情一波三折、时间跨度超过5年的“大片”。
“瘦肉精”依然在行动
利益之下常有“勇夫”。
多年来,在国内即使有2011年河南“瘦肉精”案主犯被判死缓的前车之鉴,利润面前仍不乏铤而走险者。
近日徐州部分市场销售“瘦肉精羊肉”和山东聊城冠县一家屠宰场私屠“瘦肉精羊肉”的情况只是市场的一个缩影。
“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
百年前邓宁格的话依然鲜活。
因此,在目前政策背景下,对付利欲熏心的违法者,畜牧、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常态化依法严格监管至关重要。
据报道,目前徐州当地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处理。
冠县官方也发布通报称,已对涉嫌生产瘦肉精羊肉屠宰场展开调查,责令其停业整顿,并依法查扣、送检其生产的羊肉产品。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开。(作者俞惠星为著名食品专家、《活着要懂添加剂》一书作者,曾执掌浙江省金华火腿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