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结构经济学观:思辨中扬起发展理论第三波》,32万字,就是我在学习研究新结构经济学过程中个人的一系列观点。本书的目的是以独特而接地气的方式向社会大众宣传讲解新结构经济学,行文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当然,由于是深刻思辨,不可避免的是,文中也有凌厉或泼辣之处!
目录
苗实:十分有必要反复学习“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苗实:经济研究无止境{修订版}
与林毅夫老师等交流实录选摘
苗实:本书自序
正文
一.一级思与辨
1.我不支持林毅夫先生“放卫星”
2.致某位当红学者几句忠言
3.请不要热衷为林教授“捧臭脚”
4.新结构经济学恐怕无新意
5.张维迎.林毅夫和马克思
6.从批林毅夫看中国之反省
7.我与林毅夫教授的主要分歧
8.对林张之争的一孔之见
9.深化改革首尊规律得人心
10.与林毅夫先生的一个对话
二.二级思与辨
11.《十批林毅夫》一文的几点反思
12.我为什么批评林毅夫先生
13.北大林公度量大如海
14.抱道不曲,拥书自雄
15.与林毅夫一说中国经济
16.与林毅夫二说中国经济
17.与林毅夫三说中国经济
18.改革与增长之间重在平衡
三.三级思与辨
19.林毅夫学术的中国背景
20.从林毅夫学术梦到的国学警示
21.从耗散结构理论观林毅夫学术
22.这是中国经济大是大非的争鸣
23.被攻击和再探讨
24.林老师获诺奖可能性浅析
25.我与林老师认知差异浅析
26.对林老师的中国梦之浅析
四.四级思与辨
27.驳学术批评以来所受质疑
28.我支持NSE研究中心
29.新结构经济学的三点思考
30.评论新结构经济学至少不是坏事
31.新结构经济学研究想到的
32.批评者不只有批评
33.我为什么一直反对政府对产业进行所谓的因势利导
34.新结构经济学之问
35.我思想之不变与变
36.批林招骂真的好搞笑
五.五级思与辨
37.我不赞成把林毅夫钉在耻辱柱上
38.与林毅夫观点有别,但理解他的雄心
39.百家争鸣代表了社会进步
40.从林毅夫引出的三个学术问题
41.制度变迁是结构变迁的前提
42.我的《林毅夫学术批评》或可纠偏除弊
43.有限政府不过是基本常识
44.与热心网友聊中国经济
45.闲来无事话说中美之未来
46.我是坚定的实事求是派
47.批林有压力,更是大的学习机会
48.为了共同倡导捍卫市场经济
49.拖三慢五还是绕不开体制改革
50.杨小凯林毅夫张维迎之争或将永恒
六.六级思与辨
51.批评其实是为了更进一步去理解
52.对华盛顿共识的粗浅反思
53.对斯德哥尔摩共识陈述的粗浅点评
54.像林毅夫一样辩证看待中国经济奇迹
55.读读庄子,感慨良多
56.高度警惕改革疲劳症蔓延
57.在林毅夫学术理解上出现分歧很正常
58.批评要善意有底线思维
59.变革绝非易事,务必缜密应对
60.专门回答资深网友两个重要问题
61.再简要回答网友们若干问题
62.正反交锋折射真理的光芒
63.若干相关经济学问题续
本书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我是张道邻
附录2:中国经济研究浅谈(修订版)
附录3:苗实新痛苦指数修订稿
http://vdisk.weibo.com/s/zoMmX0omC6w5H/152508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