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與羅馬,英國與美國。
希臘是欧洲文化的鼻祖,罗马是欧洲政治的基石。
英國把羅馬共和換成現代民主,並被私生子美國篡权夺位。
欧洲大陆實際上今天還是個共和的國家:英國就像羅馬帝國時期的希臘,美國就像是羅馬帝國時期的意大利。
羅馬為何今天連個國家都不是?被懟回羅馬帝國之前的意大利的一個城市?還不如梵蒂岡具有國家的堅實基礎。
羅馬帝國自認為自己是善良的、公平的,但是,羅馬在客觀上卻是不斷擴張的。而被佔了的地區的人們也认为是和解的。不斷擴招的羅馬超出了人类意识的邊界,自己被自己閹割了。
今天的歐洲大陸還失望在羅馬的擴張之中,稱為羅馬侵略。實際上,羅馬並無野心勃勃,頂多利益關系而為了正義。也就是說,歐洲大陸还沉浸在羅馬帝國的憤怒中,所以,巴伐利亞會議铺平了歐洲今天的零碎版圖。
這裏要申訴的是,羅馬共和本質上是一種擴張遠大於其共和的態度。羅馬帝國的分崩離析就像清兵入關一樣,大明王朝轟然倒下。
羅馬帝國為何不能長治久安?如果存在至今,那麽人類歷史又會如何如何?為了共和而共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共和。
如果你爱国,那是愛的行為;如果共和有良方,那是中庸之道。堅持不是為了堅持,而是祖國的國家歷史使命。這種形式作為一種內容也奠定了文明淵源流長的基礎。
我是誰?誰知道我是誰?誰與我是誰相關?我思考的我是誰又是以誰與我相關的我是誰?
說來說去,還是我是誰?窮盡之我,也沒有我是誰。
一切科学都是偽科學。
所謂真理、哲學、合理都是時代性的或世紀性的或千年大計或萬年佛。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許可,禁止一切形式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