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就美国加征关税发出6点声明


 商务部就美国加征关税发出6点声明

针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7月10日发表的《关于301调查的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声明如下:

一、美方污蔑中方在经贸往来中实行不公平做法,占了便宜,是歪曲事实、站不住脚的。

美方出于国内政治需要和打压中国发展的目的,编造了一整套歪曲中美经贸关系真相的政策逻辑。事实上,美国社会经济中的深层次问题完全是美国国内结构性问题造成的,中国经济的成功从来不是对外推行“重商主义”的成功,从来不是实行所谓“国家资本主义”的成功,而是坚定推进市场化改革和和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成功。

第一,关于“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美方称对华存在大量贸易逆差,其数字是被高估的,且主要原因不在中国,而在于美国国内储蓄率过低以及美元发挥着国际主要储备货币的职能,在于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差异,也在于美方出于冷战思维,对自身享有比较优势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实施人为限制。

造成贸易逆差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国内储蓄率过低以及美元发挥着国际主要储备货币的职能”,以及“美方出于冷战思维,对自身享有比较优势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实施人为限制。”。  

美国的文化是提前消费、借钱消费,储蓄率极低,2017年前三季度,美国净储蓄率分别为1.9%、1.7%、2.2%,几乎是全球最低。但是,美国人又想消费,又想增长,怎么办?只能从国外进口廉价商品,并通过巨额经常账户赤字和多边贸易赤字来吸引外资。这两点,刚好中国都能提供,贸易逆差自然就产生了。所以,美国贸易逆差是因为其经济结构失衡而不是双边贸易失衡。耶鲁大学教授史蒂芬•罗奇警告说,美国政府如果不着手解决储蓄短缺这个根本问题,而把中国当替罪羊的话,只会使自己不得不与其他生产成本更高的国家做生意,这相当于向美国消费者征收更高的税。

目前,全球有超过65%的外汇储备是美元,有超过80种货币的汇率与美元挂钩或固定,外汇市场近80%的交易以美元结算。这就赋予了美国一种“金融极权”:即只有它可以无节制地印美元、发美债来换取其他国家的商品和资源,这必然导致贸易项下的巨额逆差。   

美国对华实施高科技出口限制,在该领域对华逆差占到其总逆差比重的近40%。如果美国能放开对华实施高科技出口限制的话,中美贸易逆差问题恐怕一夜之间就大大缓解,美国敢吗?!。 

第二,关于所谓“盗窃知识产权”问题

中国政府已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并不断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导作用,推进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和专门审判机构。2017年,中国对外支付的知识产权使用费达到286亿美元,比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时增长了15倍之多。

第三,关于所谓“强制技术转让”问题

中国政府没有对外资企业提出过此类要求,中外企业的技术合作和其他经贸合作完全是基于自愿原则实施的契约行为,多年来双方企业都从中获得了巨大利益。

中国没有一条关于外资进入中国被“强制性技术转让”的规定。过去40年,中国没有签署过一份强制性技术转让的协议,也没有接到一例被强制性转让技术的外商投诉,在审批中从未将“技术转让”作为外资进入的条件。   

市场经济本质是契约经济,企业间进行技术转让,是在等价交换、契约自愿原则上的交易行为,何来“强制”之说?事实是,包括美国企业在内,有相当一些外企为占领中国市场的需要,主动提出将一般性技术本地化,向合作企业收取专利费和技术转让费。近日,美国前财长拉里·萨默斯在接受美媒采访时表示,中国公司在某些技术上的领导地位并不是窃取美国技术的结果,而是来自于“那些从政府对基础科学的巨额投资中受益的优秀企业家,来自于推崇卓越、注重科学和技术的教育制度。” 

第四,关于“中国制造2025”等产业政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政府实施这些政策主要是指导性、引领性的,并且对所有外资企业都是开放的。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美国自身在农业和制造业都存在大量补贴。

美国政府从2015年到2024年,每年为国内每家创新中心提供500万美元的资助。如果没有美国联邦政府给予企业土地补贴、关税减免、发放贷款、产业设施、研发支持等产业政策,人们很难会看到今天“硅谷”的创新与繁荣。  

二、美方指责中方漠视中美经贸分歧、没有进行积极应对,是不符合事实的。

美方声称“一直耐心地”对中方做工作,而中方置之不理。事实上,中方始终高度重视双方存在的经贸分歧,从维护中美经贸合作大局出发,从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出发,一直在以最大诚意和耐心推动双方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仅今年2月至6月,中方就与美方进行了四轮高级别经贸磋商,并于5月19日发表《中美联合声明》,就加强双方经贸合作、不打贸易战达成重要共识,但美方出于国内政治需要,反复无常、出尔反尔,竟公然背弃双方共识,坚持与中方打一场贸易战。中方为避免经贸摩擦升级尽了最大的努力,事情发展到今天这一步,责任完全在美方。

三、美方指责中方反制行动没有国际法律依据,其实恰恰是美方单方面发起贸易战没有任何国际法律依据。

2017年8月,美方不顾中方和国际社会反对,单边对华发起301调查。2018年4月,美国炮制出所谓301调查报告,不顾征求意见中高达91%的反对声音,于7月6日对中国340亿美元输美产品加征25%关税。7月11日,美国变本加厉,公布拟对中国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关税的清单。美国301调查既在国内法项下违反其总统向国会作出的行政声明,又在国际法项下违反其在1988年欧盟诉美世贸争端案中作出的承诺。美国的征税措施公然违反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基本原则和约束关税义务,是典型的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贸易霸凌主义,是对国际法基本精神和原则的公然践踏。

四、中方被迫采取反制行动,是维护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的必然选择,是完全正当、合理合法的。

对于美方一再发出的贸易战威胁,中国政府反复申明“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的原则立场。中方坚持不打第一枪,但在美方率先打响贸易战的情况下,被迫采取了对等反制措施。中方这么做,完全是为了捍卫国家尊严和人民利益,捍卫自由贸易原则和多边贸易体制,捍卫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中国政府已经将美国单边主义行为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中国政府针对美国单边做法所造成的紧急情况,被迫采取相应的双边和多边应对措施,完全符合国际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

美国采用双重标准来遏制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这种霸道的行为,既是因为特朗普无力解决美国国内结构性问题而想转嫁责任,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中国发展的一种嫉妒和不安,故而欲采取“贸易战”代替军事手段,把崛起的中国“扼杀于萌芽之中”。 

五、美国打贸易战不仅针对中国,还以全世界为敌,将把世界经济拖入危险境地。

美方打着“美国优先”旗号,以一己之私,随意“退群”,四面树敌,不仅以知识产权为名对中国发起301调查,还以国家安全名义对全球主要经济体发起232调查,针对钢铁、铝、汽车等重要产业制造贸易摩擦。目前,已有多个世贸成员对美国采取反制措施,并将美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可以说,美方发起的这场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战,不是中美之间的贸易战,而是一场全球范围的贸易战。美国这么做,将会把世界经济带入“冷战陷阱”、“衰退陷阱”、“反契约陷阱”、“不确定陷阱”,会严重恶化全球经贸环境,戕害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阻碍全球经济复苏,引发全球市场动荡,殃及世界上众多的跨国公司和普通消费者利益。

六、中方将继续按照既定部署和节奏,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开放,并与世界各国一道,坚定不移地维护自由贸易原则和多边贸易体制。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过去4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仍然要靠改革开放。不管外部环境发生什么变化,中国政府都将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发挥企业家的重要作用,鼓励竞争、反对垄断,继续推动对外开放,创造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坚定维护国际经贸体系,与世界上一切追求进步的国家共同发展、共享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