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于中国而言,除了农业,全面落实发改委的外商投资准入22条,都将是利大于弊。
作者:政经天一楼主韩和元
开放不可怕
就全面落实发改委的外商投资准入22条,有人对此表示了担忧。说实在的,这种担忧是必要的——一个孤立存在的地区,突然到来的野生物种由于缺乏天敌,而会疯狂生长,从而导致生态失衡。事实上不独物种遵循这规律,国家企业也是如此。拉美多国在开放下,本国企业完全不具竞争力,最后包括金融、能源、农业等关键产业,悉数为外国资本控制,如巴西、阿根廷概莫例外。
但个人的观点是,于中国而言,除了农业,全面落实发改委的外商投资准入22条,都将是利大于弊。原因端地简单:目前的中国颇为类似1890年的美国。这个节点的中国,比其他任何国家,更需要一个开放的国际商业社会。因为唯有如此,你的资本、产品才能走的出去。也正是基于此,美国于1900年大提门户开放主张。
怕的是政府于反垄断上无作为
至于很多人担心由此而令外资大肆进入进而控制我国经济,其实是过度忧心。君不见,1980年代国人担心日本企业进入,以为如此会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结果却是中国企业将日企打的全无招架之力。同样,2000年零售为主的那个时代,国人担心沃尔玛们的进入会控制中国企业的命脉,结果却是乐购们落花流水花落去。
其实,政府只需要牢牢把握住反垄断这个大棒即好。无论中外企业,大到威胁充分竞争,立马肢解,让它无力挟持一国经济。可见,问题不在开放,而在于政府是否在反垄断上有所作为。
农业之忧忧在土地制度
但农业确实值得忧心。
那么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就在于我们当前的这种政策,虽说,土地的所有权归集体,农民仅仅只享有土地的使用权,但这种制度无疑是在延续和强化几千年来的小农制度,也就是马克思所指的“小土地私有制度”,这种制度的 反 动 就 反 动 在于----小块土地所有制按其性质来说就排斥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的社会积聚、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的不断扩大的应用。(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第47章第5节)。
虽然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基于最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考虑的,但社会规律却不会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因为“生产数据无止境地分散,生产者本身无止境地分离人力发生巨大的浪费。生产条件日趋恶化和生产数据日益昂贵是小块土地所有制的规律。”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将证明给我们看:小农制度破产是必然。(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第47章第5节)。这也就决定,一旦放开,面对外资、面对外国农产品,中国的农业和农民确实毫无招架之力。
图片来源:韩和元.下一轮经济危机2:中国凭什么幸免于难【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