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水韵菩提树
南山植物园荷花 蔡律摄
南山植物园荷花 蔡律摄
夏日炎炎,陪同来渝的友人来到南山植物园。走进园内,荷香四溢,荷花清丽的外表,楚楚动人的荷叶清洁高雅,随风舞动,满眼绿色,穿行于荷花丛中,游人可近距离接触荷花,随手拍照。让游客惊喜的是,南山植物园展览温室不仅让游客观赏世界各地奇特植物,增长见识,其人造瀑布带来湿润的空气和舒适的凉意,南山植物园也是一个避暑的好去处。
南山植物园荷花 蔡律摄
南山植物园荷花 蔡律摄
南山植物园荷花 蔡律摄
据资料介绍,重庆南山植物园展览温室建筑面积近8000平方米,投资1.4亿元,目前是我国第二大植物温室,神秘的热带雨林,圣洁的亚高山植物,绚丽的四季花园,浪漫的沙漠奇观,尽在展览温室展现。
南山植物园兰花 蔡律摄
南山植物园兰花 蔡律摄
南山植物园兰花 蔡律摄
南山植物园兰花 蔡律摄
植物园温室中共收集了来自国内外的植物1646种,展览温室各区植物长势良好。展览温室按照植物的原产地分为热带雨林区(105科253属532种)、四季花卉区(46科100属223种)、亚高山植物区(76科141属261种)及多肉多装区(18科70属630种)。
南山植物园兰花 蔡律摄
南山植物园兰花 蔡律摄
南山植物园兰花 蔡律摄
南山植物园盆景园 蔡律摄
在热带雨林景区,高大的油棕、硕大的菩提树、龙脑香科的望天树、神奇的佛教植物贝叶棕、巨毒植物见血封喉、食虫植物猪笼草、热带饮料植物咖啡、菠萝蜜,设计以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植物及其生态环境为主要模式,突出展示大树浓荫的热带密林景观,丰富奇特的雨林山水景观,功能奇异的趣味植物和药用果蔬植物。雨林瀑布、溪流、水景景观,在山体内部开辟溶洞、隧道、天坑、峡谷,形成了多层次、多空间、多视角的立体景观。
南山植物园菩提树 蔡律摄
南山植物园菩提树 蔡律摄
南山植物园菩提树 蔡律摄
在植物园温室,有一棵树形高大、枝繁叶茂的菩提树,佛教一直视菩提树为圣树,在东南亚各国和印度、斯里兰卡各地的寺庙中都有种植,印度视菩提树为国树。相传佛教有三大圣树之说,分别是菩提树(桑科榕属)、无忧树(又名无忧花,苏木科无忧树属)和娑罗树(龙脑香科娑罗树属,注意是娑罗而非梭罗)。相传佛祖释迦牟尼诞生于无忧树下,而得道顿悟于菩提树下,最后涅槃于两棵娑罗树间。因而与这三种树便与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菩提”一词为古印度语(即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
南山植物园室内雨林瀑布 蔡律摄
南山植物园室内雨林瀑布 蔡律摄
南山植物园室内雨林瀑布 蔡律摄
看到菩提树,想起神秀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其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这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慧能禅师的偈子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偈子强调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大意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见血封喉 蔡律摄
瓶子树 蔡律摄
望天树 蔡律摄
南山植物园仙人掌 蔡律摄
南山植物园仙人掌 蔡律摄
南山植物园仙人掌 蔡律摄
南山植物园仙人掌 蔡律摄
世间何谓物?是物亦非物。世间何谓理?说者就亦理。世间何谓道?看透既是道。唐代中叶,禅宗五祖弘忍门下分为惠能、神秀两支,惠能以“顿悟”立说,神秀以“渐悟”立说。神秀坚持“渐悟”的思想,认为应该勤奋修为,修行过程中必须分为许多阶次,只有长期的努力才能达到证悟成佛。而慧能则支持“顿悟”,认为人是可以突然开悟的,这就是两人思想的不同。顿悟更主要的是通过灵感来完成,就时间来说可能是瞬间。顿悟是一种突然的颖悟。
鲜花夹道 蔡律摄
绿掩大金鹰 蔡律摄
桂池云烟 蔡律摄
驻渝苏联大使馆旧址 蔡律摄
驻渝苏联大使馆旧址 蔡律摄
南山苍翠森然的古木 蔡律摄
南山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 蔡律摄
山川草木,皆有佛性,真理就隐含在普通的自然事物中。“菩提”不“菩提”,不在于树,更不在于什么树,而在于你自己有没有一棵菩提之心。若菩提心在,岂不树树皆菩提之树!反之,若只迷信于外的物相,纵然是坐于菩提树下,也是无用的。真可谓: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蔡律 2018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