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方亦落
7月28日,小红书官微发布声明,称有大量用户反应自己的账号被大众点评盗用,而自己的原创笔记被搬运,抄袭数量超出100万条。
该事件最初是由小红书用户发现问题的。近几日有小红书用户发现自己在小红书上的账号和内容出现在大众点评的“达人”板块中,但自己未曾在大众点评上开通过账号。甚至有的搬运过去的图片还带有小红书的水印。
次日,大众点评在官微上道歉,表示事件起因是大众点评新上线试运营的推荐栏目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违规转载,已完成内容排查与清理下线。
尽管大众点评道歉态度诚恳处理迅速,但这已然不是其首次陷入抄袭风波了。2016年,有用户在大众点评论坛中表示,与自称点评中的朋友成为微信好友之后自己朋友圈图片被盗,并被发到大众点评上。
在更早的2014年,美团还没和大众点评联合之时,美团曾告大众点评图片侵权,判决大众点评赔偿49400元。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大众点评应该是一个专注于餐饮点评的平台,而小红书内容则以美妆和个护为主,大众点评为何抄袭小红书?或者说从何时起,大众点评不再专注餐饮点评而开始将触角伸向其他领域了?
实际上,大众点评正面临着“外患”与“内忧”。在外有抖音、小红书等互联网平台的火爆,缩小了大众点评能够分得的“蛋糕”。
在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之后,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到店餐饮服务平台。近两年,平台中外卖收入增长,但到店、酒店及旅游的收入占比持续下滑。所以大众点评担负的任务就是提升App的活跃度与用户数,持续获得利润。
而弱化工具属性,强化社区属性是必须要走的一步。
为实现这一目的,大众点评邀请关晓彤等明星站台并请来网红入驻,以提升活跃度,希望通过KOL(关键意见领袖)带动UGC内容的产出,并采取短视频工具和信息流分发模式。然而并未取得预期的理想效果,截至今年6月,大众点评的活跃用户数从今年3月的2613万下滑到2479万。
此种情况下,大众点评对优质内容愈发渴望,所以就有了抄袭这一“下策”。此外,大众点评想要活跃社交关系链条,还在前段时间未经用户同意就关联了微信好友,私自泄露用户信息,引发了许多用户的反感。
如今互联网中的平台广阔而丰富,亟待优质的UGC内容进行填充。优质内容的累积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对于在社区方面还算新手的大众点评更是如此,所以抄袭似乎也是无奈之举。
大众点评不甘心只做餐饮点评平台,向多元化发展本无可厚非,然而抄袭实非明智之举。不说道德上的缺失,只从商业角度来看,短期内或许能够对用户活跃度和流量起到刺激的作用,但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特点,一个平台上的内容不可能完全适合另一个平台,尤其是想做社区更是如此。长此以往必定会对双方都造成伤害,影响的是整个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