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朋友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因身体不好而做了手术,现在身体也刚恢复不久。而今天我去他的工厂找他,只见他戴着口罩在车间和工人们一起忙着抛光加工产品。其实,他生病之前,我就经常看到他亲自下车间干活,不论大活小活,他都事必躬亲。
我问他为什么要亲自动手?他说:“条件所迫,工人来不及做,而且这批货客户等着急用。”看到他这样辛苦努力,我反而不认为他是一个好老板。作为老板,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自己埋头苦干,而是应当多关注员工的工作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问题等等。像抛光这种活,只要把产品搬到抛光机上,再从另外一边搬下来就行了,这完全可以雇佣几个工人来做。
身为老板,给自己的定位并非是一位领导者,更多的是一位参与者,事必躬亲、事无巨细,虽然能给人一种工作很勤奋、积极的感觉,给下属以“表率”,但同时也会让下属感觉迷茫,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若是长此以往下去,那取而代之的就是只能被动地按照老板的指示做事,处处受制,事事只能依赖老板的决断;而老板最后也会变成一个行走的“保姆”,以至于把自己陷入无尽的琐事中,无法抽身。
其实,造成上述这些现象的原因大多是因为老板对于管理的含义有误解,或者是没有领会管理的真正含义,而这就属于管理过度疲劳范畴。这类老板不会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去制定计划,不会授权,刷存在感不成,反倒让人觉得多余,最终不仅把自己“累死”,让下属觉得心累,工作效率也会极其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