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上市,错位竞争是否也有春天


拼多多上市,错位竞争是否也有春天

张泳独立电商评论员

消费者:没有行业的标准就是最低端的标准

 

从早期电商购物网站的百家争鸣,到近年来国内购物网站的平分秋色,一方面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综合性电商平台;另一方面以垂直B2C为代表的亚马逊、苏宁易购、唯品会、当当网、等电商网站。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购物电商领域保持着风平浪静的格局;

 

 随着微信等一批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CCTV2财经频道在 630日报道,国内社交电商购物网站拼多多已于629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招股书,拼多多也将成为中国首个登入纳斯达克的社交电商购物网站。一时激起千层浪,在电商环境趋稳的背景下,仅以在美上市时间而言,阿里巴巴花了15年,京东花了16年。这家成立才三年的拼团网站,如何做到打破国内企业从成立到上市的最快纪录。


             拼多多招股书原始积累何以硕果累累?

 

据拼多多招股书披露2017年全年成交金额为1412亿元人民币(226亿美元),总订单量达到43亿单,月活跃用户数达1.03亿。

 

同样是电商平台的淘宝GMV破千亿花了5年,京东更是花了10年的时间。按GMV及总订单量来计,拼多多已经跻身中国最领先的电商队列。

 

不难发现, 拼多多的用户群通过拼团购物,让亲戚、朋友、同事等关系链参与购买所需商品,从而获得相对较低的价格。平台的宗旨是为买家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和充满乐趣的互动式购物体验”。

 

 B端口拼多多开通商家免费入驻建立微分销系统,通过返利模式发展分销级别,让参与的分销商获得利润最大化。

 

 

根据拼多多招股书数据显示:其活跃用户已达到2.95亿,单季度用户净增5000万这一数据明显高于国内垂直电商网站,诸如唯品会、亚马逊、当当的总和。笔者从其APP上分析到拼多多主要从事的是服饰、鞋包、母婴、百货、食品、内衣、男装、小家用电器、家装、家纺等商品的销售。客单均价15元左右,产品用户群为月收入3000-5000元;从购买者平台评论上反馈,商品价格便宜,产品质量瑕疵,消费者往往购买后对产品即使不满意,也碍于退换货的麻烦而忍气吞声。

 

如此一来拼多多一方面抓住了消费者贪图便宜的习惯,另一方面又在退换货方面设置一定的条件从而快速建立了自己的利润增长点,据笔者在拼多多平台上买了售价为4.9元的韩惑芦荟胶保湿面膜,当天显示该款产品的拼单人数是3783人,到手后发现品质虽然和大品牌没法比,但生产厂家在食药监上是有“粤妆”认证的,如此低价的产品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一位卖家告诉记者,入驻平台的店家都要报价,并且一定低于淘宝价格,最低价的商品会获得更多的平台流量,所以平台上的价格越拼越低。

 

       批量的低价背后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商品质量如何保证?

 

以同样的芦荟胶保湿面膜在淘宝售价28元,京东售价52元、当当售价68元般合作物流的邮费最低在3.6-3.8元之间,拼多多平台仅售4.9元这里面产品成分和质量不言而喻。

 

长期以来以来平台以低价模式快速俘获城市的中低层收入阶级,在这种低价背后,商家承受着来自平台的“压价”压力。而有的“低价”则是通过社群链条如朋友、同事、亲戚通过砍价而获得的俗称“人头费”这种方法长期发展下去,容易造成社群抵制。

 

我们知道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体现的,如果价格违背价值规律,商家盲目迎合商品低价,将会在产品上偷工减料,以次充好;C端的顾客对产品的售后满意度将会大打折扣。

拼多多要求入驻商家,长期承受商品的低价策略将会导致顾客满意度持续下滑,C端的消费者一旦出现对购买商品不满意退换货,将会导致维权困难的局面出现。

  一个通过社群链条快速发展起来的拼多多,有效激活了社交电商市场的想象空间,基于未来的购物远景:方便、快捷、质优、价美这四方面一定是融为一体的。

 

目前大部分购物电商平台都是把商品价格化而没有让商品价值化,如果商品的价值化达到一定高度,顾客的满意度就会持续上升,对生活的幸福感也会有效带动。

笔者认为一个平台的建设,如何快速获取用户量是关键,如何让平台的B端和C端达到一种共赢的价值生态将是电商平台的一个使命,也是推动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一个实际举措,不反对低价,但是我们拒绝用低价吸引用户,让商品价值得不到有效的市场化体现。在社群链条如此紧密的今天,拼多多的错位发展是否能有一个好的春天,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