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成压垮实体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
-----武钢的一位在安钢工作几年的朋友被辞退回武汉而对我说的话!
汪华斌
今天上午原来武钢的一位朋友与我联系,说想找我问有没有什么事做;因为他知道我原来是搞咨询的,所以对不少单位是熟悉的。这位朋友说他到安钢工作好几年依然还是被辞退回来了。因为作为京津冀重点管控的“2+26”环保城市群的大型钢铁企业,去年就在内部大会上提出了“绿色发展是安钢生存的条件”的转型发展之路。后来安钢投入了近30亿元开始新一轮的环保提升,但在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底谷当下投入巨资进行环保设施建设;可以说是无奈下的抉择。由于人员工资、银行利息加上每年需要上缴的税;安钢只要开张运转每年固定支出近70亿元。所以为了节约成本,安钢从2015年开始就裁减外聘劳务工;现在连他这样的技术骨干也都被迫辞退了,就说明安钢还正在走在生存保卫战的路上。这位朋友说即使在今年钢材价格上涨的刺激下,安钢依然还是受到环保的影响而限产。随着全国“大气污染防治”环保风暴的骤然刮起,使原本前途堪忧的安钢雪上加霜;所以武钢之后应该有不少的钢铁企业消失,因为为治理雾霾而保持蓝天的国家重视环保的力度一直在加大,再加上修改后的新环境保护法更是以高压态势对钢铁行业的颗粒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进行特别削减;所以环保成为了压垮不少钢铁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知道钢铁作为产能过剩行业,这些年一直在政府的限产能的控制中;而现在环保亦被作为淘汰落后产能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国家行政、经济、法律三管齐下自然不少钢铁企业只能是自己退出历史舞台。随着安阳市与郑州、开封等河南5地市被划入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个城市群;环保就像悬在安钢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剑。这对挣扎在生死存亡边缘的安钢而言,环保压力的打击简直就是致命性的;如果限产50%,则意味着安钢负债率将在原有基础上减去一半。以安钢400亿元总资产为例,在安钢负债率已达80%、负债规模320亿元的现实面前;被限产的安钢年营业收入难以达到300亿元时,就意味着现金流断裂;最后是难以支付连本带息的外债。所以有人预言,环保问题可能是压死安钢的最后一根稻草。
然而大家都知道,这强势环保一出首当其冲的便是钢铁、造纸、印染等重点行业;而现在涉及的再也不是这些企业了,因为即使是农业也难逃覆灭的命运。因为按照目前的环保标准进行强制征税,饲养出栏天龄120天的鸡每只鸡要交8角钱的环保税;然而这仅仅是在广东的纳税。这是因为广东的环保征税标准在所有地方政府中处于一般水平,仅仅只是略高于国家标准。而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江苏省、湖北省等由于目前执行的排污费标准,实际是广东的2-8倍。如果按平均5倍标准计算,在这些地方养一只120天出栏的鸡征收的环保税会达到4元;试想在这样的征税标准中环保税简直就成为了一头凶猛的怪兽,正在吞噬着企业最后的利润。再比如说今天广东省的大气污染物每污染当量征收环保税税额1.8元,水污染物每污染当量征收环保税税额2.8元;这对那些与外面有接触的企业而言,这难道是新的开始吗?正因为如此,所以环保实际成为了我们今天社会工业与养殖业的催命号。正是在这些号角声中,我们今天的中国大地已经不少地方成为了禁养区;这难道是发展我们社会养殖业的号角吗?
更不可理解的是在工农业面临困境或大面积破产之时,我们央行竟然对房地产开闸放水4万亿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社会的工农业全面陷入困境之时,刚好是我们社会的房地产又要起飞了;虽然全社会到处是控制房价,但这些年的实践证明只有控制才能高涨;这也是我们社会经济才会永远的高涨的秘密,这也是中国特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