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粗暴的抵制卸载,解决不了出行安全根本问题


 文/东方亦落

近些天来,滴滴司机的案件牵动着各界的神经。在多方共同施压之下,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与滴滴总裁柳青联合发表了公开道歉信,并表示在顺风车的安全保护措施未获用户认可之前无限期下线。

简单粗暴的抵制卸载,解决不了出行安全根本问题

 

但网友们对这份道歉并不怎么买账,用一句流行语大概是“如果道歉有用,还要警察做什么”?

简单粗暴的抵制卸载,解决不了出行安全根本问题

 

顺风车事件对滴滴的影响有目共睹,在乐清事件之后,越来越多的用户自发卸载了滴滴,但是已被滴滴培养出来的网约车习惯却不会消失,因此许多用户进行了平台转移,也使得Uber、首汽约车、神州打车等应用下载量直线飙升。

虽然两起恶性事件都在滴滴,但卸载滴滴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顺风车出行安全的问题不是滴滴独有,而是整个交通出行市场共同存在的问题。

两天之前,嘀嗒顺风车车主在虎牙上进行直播,直播内容是毫不知情的女乘客。每次接单之前该车主会和直播间的粉丝“互动”,将女乘客的头像展示出来,并且以极度不尊重的态度品评,在行驶过程中还会询问乘客隐私,乘客并不知道自己被直播,而该车主则通过打赏获利。

简单粗暴的抵制卸载,解决不了出行安全根本问题

 

事件被曝光之后,虎牙和嘀嗒都作出了回应。虎牙封禁了该主播账号,并发布了《进一步加强行车安全直播管理公告》,禁止各种类型的网约车司机以网友见面等形式进行直播。嘀嗒则对该车主进行了永久封号处理。

简单粗暴的抵制卸载,解决不了出行安全根本问题

 

由此可见,网约车行业的一些问题普遍存在,甚至传统的出租车行业也有骚扰乘客这类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

第一,顺风车准入门槛极低。这是由行业实际状况决定的,网约车行业司机稀缺,所以只有尽可能吸引更多司机进入才能形成壁垒,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所以滴滴在顺风车司机准入方面几乎是没有门槛的。半封闭甚至一对一的私密场景会引发不少司机的犯罪冲动,年活跃超过2100万的司机群体由此形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第二,滴滴在监督管理机制方面不到位。在乐清女孩遇害之前,凶手曾被另一名女乘客举报,但滴滴仍给其派单。如果滴滴能及时处理违规车主,或者在每个环节中加强管控,那么完全可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第三,滴滴对相关部门的监督并不是十分配合。例如之前被东莞相关部门约谈时,滴滴曾承诺从6月起不再向非东莞车牌车辆派发订单,但此后仍然我行我素。在东莞查处的292起网约车违规案件中,滴滴占61宗。

简单粗暴的抵制卸载,解决不了出行安全根本问题

 

不可否认,滴滴自身确实有许多问题,但只是卸载滴滴求安全不过是鸵鸟心态,其他平台没爆发危机也并不意味着问题不存在。归根结底还是行业不成熟、监管不到位才导致诸多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不是短期内就能得到解决的,乘客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平台提升准入门槛,相关部门加强监督,建立安全防范机制,多管齐下的努力才有可能引导行业朝着良性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