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蓬安:“鼓励二孩”荒唐可笑,失独家庭更需关怀


 周蓬安:“鼓励二孩”荒唐可笑,失独家庭更需关怀

8月5日澎湃新闻报道,湖北省咸宁市近期出台《关于加快实施全面两孩配套政策的意见》,鼓励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将政策内二孩及以上产妇产假延长至6个月,配偶陪护假延长至1个月,期间工资奖金照发;推行弹性工作制度,允许怀孕期和幼儿小于3岁的女职工自主灵活的选择工作具体时间和地点;对辖区内参加孕期健康检查的政策内二孩及以上孕妇,每位补助300元用于孕期保健服务;鼓励支持用人单位在工作场所为职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托育服务等。

咸宁市出台这个《意见》,估计也是因为域内人口持续下降,人口老龄化加速,才想起借鉴辽宁的做法,说不定还能在省内弄个“政府创新”名号。7月初,辽宁省政府出台的《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透露,将完善生育家庭税收、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政策,探索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减轻生养子女负担;推进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确保职工生育期间的生育保险待遇不变;完善计划生育奖励假制度和配偶陪产假制度。
我不知道政府奖励生育二孩家庭支出,最终是由政府买单还是由其所在单位买单?比如咸宁规定“产妇产假延长至6个月,配偶陪护假延长至1个月”,私企职工享受这个待遇,是在政府拿工资、补贴,还是在私企拿工资、补贴?如果是在私企拿工资、补贴,估计私企就不敢再招未生“二孩”的女性了,已经招收的这类女性,未来恐怕也会找各种理由予以解聘。那么,对于那些必须靠夫妻双方工资还“房贷”且不想生二孩的女性来说,伤害将是明显的。

而“允许怀孕期和幼儿小于3岁的女职工自主灵活的选择工作具体时间和地点”就只能在公务员中实施了。即原本在甲区(乡镇)上班,现在可以调回离家较近的乙区(乡镇)来上班了。当然,如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连锁店女职工,也有自主灵活选择的余地,只是这些外企不知道会不会对当地好政策阴奉阳违?
记得去年10月,笔者在《对职工保护过度,谁还敢投资湖北?》一文中,对湖北省基于“何不食肉糜”立场推出诸多“维护职工利益”的政策表达过自己的看法,认为这些优厚的休假条款除部分国企、极少数外企、罕见的私企会照章执行外,有条件落实的恐怕只有行政事业单位了。因此,这些“新规”必将进一步抬高公务员的“含金量”,加剧社会阶层的“割裂”。

我不知道湖北省此前出台的“老人护理假”、“痛经假”是否已经得到落实?而此次咸宁市出台的《意见》除利好“二孩”家庭的以上内容外,还在出院分娩、幼儿园保教费、住房等方面,加大了对生育政策内二孩及以上的家庭的支持和保障力度。
辽宁省及湖北省咸宁市出台的这类奖励“二孩”家庭政策,因为不可能在域内全体家庭中落实,其结果并不令人看好。而更为主要的是,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大背景下,出台这样的政策虽然能显示决策者理念超前的一面,但实质上却是荒唐可笑。道理很简单,如今的计划生育仍是“国策”,稍微松动的“二孩”政策,也并非鼓励老百姓都去生“二孩”。

请大家注意目前国家层面对计划生育最为宽松的政策,即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有关“二孩”的内容:“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可生育两个孩子”所表达的,明显还有限制生育的意思嘛。那么,既然中央大政方针不是鼓励生“二孩”,那么辽宁省及湖北省咸宁市如此“急吼吼”地出台鼓励生“二孩”政策,有的政策还相当优厚,这就明显有悖于中央计划生育政策精神了。
应该说,随着长期计划生育,已经导致国民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加上高房价的影响,生“多胎”的意愿越来越低。即使在高学历、高收入群中,“丁克家庭”也会越来越多,未来即使敞开生育,人口也不大可能大幅度增长。因此可以这么说,中国计生官员、专家误国不浅,过分拔高中国人口增长能力。因此,虽然认为辽宁省及湖北咸宁市鼓励生“二孩”的政策荒唐可笑,但对他们希望在现有计划生育政策上打开一个“口子”的做法还是持支持态度。

因为早在十几年前,我就在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12年前撰写的《人口老龄化,未来社会无法承受之重》一文,曾在新华网上得到众多网友的支持。此后一直在呼吁放开“二胎”乃至全面取消计划生育,还百姓生育自由权。当然,自由生育后,政府也没有必要给予生“多胎”家庭特殊补贴。但有一点必须要由政府来做,那就是对那些因为响应计划生育政策,如今成为“失独”家庭的给予更多照顾。(我的公众号为“zhoupengan1”)
新闻链接:
 

  (长按以上二维码关注我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