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小曼:我是怎么克服不专注的


学习崔田伟老师的软文系列课程的时候,有把微课内容整理成文档的习惯,这样一来,以后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也是可以学习,从第9节到现在的19节都没有整理,今天利用早上的时间,把之前没有整理的都整理完了,并且把自己整理的文档WordPDF一起发给了老师,然后到所有的微课讲完的时候,就能够把所有的课程文字稿整理到一起,做成一本电子书,这样如果有缘分,可以联系崔田伟老师的QQ2946160913索取,不过现在看不到电子书,要到10月份全部讲完后才可以

 

说这些不是为了炫耀我整理文档有专业怎样,而是分享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启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本来说上网查资料,结果突然看到一个什么推送内容比较好,就想着打开看看,心里想着反正就一会,没有什么的,但是呢,一看就2个小时过去了,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自己的时间就不知不觉过去了,心里那个后悔,就别提了---,那个时候心里对于不能专注的危害体会很深吧,那么不专注有多少危害呢

 

第一:导致自己的目标计划完不成

我们学习也好,还是做其他事情也好,如果中途做别的事情,就会把自己本来做这一件事情的时间给分走了,那么我们原本的时间安排被打乱,导致自己的计划完不成,如果在学校里,就会是影响自己的学业,如果是工作呢,影响自己的工作后也会给公司造成巨大的损失,而这里的责任能否承担得起呢

 

第二:浪费时间

当不专注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是做的事情是很无聊的,或对自己的发展等等没有什么好处的娱乐方面事情,而这些本身是浪费了时间,结果是什么都没学到,而你不进步,就是倒退,这样的结果你愿意看到吗

第三:最可怕的是,如果经常这样,就会养成不好的习惯,而习惯一旦养成,向改变就很难了

如果自己被坏习惯伴随着,那么长久以往,要改变就谈何容易,必须做很多次,才能到达开始养成好习惯的零点,很多时候,还到不了零点就又回去了,长此下去,人是不是也都废掉了

 

如果是反过来呢,你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很专注,那么你能够想到又有多少收获吗

 

第一就是你的计划能够按时完成,这样心里有一种成就感,比如说我今天计划写一篇文章,那么当最终画上句号的时候,我的心里是很满足的,是有一种成就感的,特别是看到有很多人喜欢看我的文章时,心里是感觉做什么都值得的

 

第二就是时间过得有意义,我在下班的时候,做过很多事情,有没事去逛逛街去玩的时候,也有看娱乐消息的时候,但是如果做这些无聊的事情的时候,会发现是很无力的,感觉什么都没有做

 

第三呢,就是时间久了,专注的时候会养成的习惯一直伴着自己的时候的那种习惯真的让自己很有力量

当我专注一个小时写完了公司的宣传文章,专注着整理完自己要整理的东西,专注的看完一本书---

当专注的做完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自己在面对很多未知的事情,比如要去分析别的公司的一些资料的时候,真的是也不会因为很难而去放弃自己的初心,为对方写一些宣传的文章之类的,也是实现自己的价值了,当然这些体会做到了就能够感受到的

 

我们知道专注的好处了,那么又该怎么具体的去做呢

首先是克服外在的诱惑环境,如果你觉得是手机是影响自己专注的因素,就关掉手机,如果觉得是别人会打扰你,就发一个说说,说什么时候有空,有是微信或QQ或发信息联系,自己什么时候回复---

总之,把自己认为的外界影响环境摒除了之后,就不会受到外界的打扰了

 

外界环境不受到干扰了,那么接下来是克服自己身上的原因了

做不到专注,是为什么

是觉得做这件事很难,那就怎么去解决,去问别人,上网搜索查资料还是什么方法

是觉得没有信心了,那么就学会把问题分解,一个一个的去解决,总之遇到问题,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找到自己不专注的原因,解决了之后就成功了一次,时间久了,专注的做完一件事情就变得不难了

 

我就喜欢遇到问题去想着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然后去解决

比如我这次是整理文档,导致我不能专注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是时间冲突,那就找一个自己不会受到干扰的时间,利用早上的时间,或晚上

如果是图片很多,整理起来麻烦导致自己害怕了,就分解任务,比如分三个部分

 

当觉得学习这些是否有用的时候,就想到自己首先运用里面的方法,写自己公司的宣传稿赚了稿费,当然如果写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以为别的公司做兼职写

 

当觉得是否有意义呢,就想着自己如果发给崔田伟老师的话,老师平时很忙,就=整理完了之后,就可以发给悉心相伴的一起学习的伙伴,这样也为别人省去了时间----

满想到这些,自己就满满的动力---

 

当把这些能够影响我专注的原因解决了之后,本以为要花2天时间做完呢,结果是真是用了不到3个小时的时间把这几课都整理好了

当然也有意外的收获,就是自己的打字速度,之前自己找不到字母在哪里,现在不知不觉的就放在了对应的键盘上

 

专注是一种力量,也愿专注的习惯一直陪伴着你

 

 

 

本文作者:耿小曼

 

QQ2662239683